趙明和展開來看,只看到第一句便吃了一驚。
“齊王有服天下之心,亦不自知其難矣。夫齊地而止一,已非必勝之勢也,而乃欲服八,抑何小視海內耶?”
這開篇就很驚艷嘛。
趙明和一邊捋著下頜短髯,一邊點評道:“此子倒是十分懂得抓題眼,這個開篇可謂犀利。”
趙明和是庶吉士出身,文章功底自然是沒的說的,能得他如此夸耀證明這文章確實有過人之處。
仇英淡淡笑道:“趙侍講不妨接著看下去。”
趙明和微微頜首,便繼續讀來:“今夫形勢之說,似不足以量王者,顧未有不自量而輕量天下也;乃有治未治乎王者,而幾欲挾其區區之地,謂斯世可自我而定,其亦未審乎天下之勢,而狡焉思逞者也......”
他沉默良久,喜上眉梢道:“妙哉,妙哉!這展開也十分之自然,讓人絲毫挑不出毛病來。本朝能作出如此文章的不出十個。”
說罷他又覺得似乎有欠妥當,便改稱道:“不超百個。”
其實他心中卻已認定,這篇文章絕對可以躋身本朝前十了。
“要下官說,這篇文章的精髓還在最后。”
仇英不動聲色的說道。
趙明和卻也不急,按照順序讀了下去。只不過讀到結尾的時候他更用了幾分心思。
“噫八其果服于一耶,一其可服八耶?欲遠交以服之,既苦幣賦之不支;欲近攻以服之,又恐軍威之或頓;欲一舉而服之,彼或合從以相抗;欲徐圖而分之,彼且兵以相迎,較諸以鄒敵楚將勿同乎?”
科舉文章講究八股,每一行每一字都是有嚴格要求的。在如此嚴格的制式要求下,還能夠做到言之有物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趙明和本人是非常反感空有華麗辭藻卻空洞無物的文章的,在他看來這根本就不是文章。
偏偏此次鄉試他已經見識到了太多這樣的文章。
照理說,湖廣是僅次于南直隸、浙江、江西的第四科舉大省,生員的素質竟然如此之差,著實讓人驚訝。
偶有幾篇不錯的文章,也是矮子里面拔將軍,跟趙明和的期望相去甚遠。
心想著要點選作出這樣水準文章的人為魁首趙明和便一陣郁悶。要知道這些文章考試后都是會公布的,名次靠前的還會被印成時文選集。
到時看到選集文章的士子會作何感想?怕是會心生中舉文章不過爾爾的想法吧?
好在讓他發現了這篇文章。莫說是湖廣鄉試,便是把這篇文章拿到明年的會試都是可以作為扛鼎之作的。
趙明和暗暗感到慶幸,有這篇文章在,就不會有人質疑他評斷文章的水準了。
“可惜策論還未考完,不然趙某真想直接點選此人為解元了。”
趙明和發表了一通感慨,仇英立刻心領神會的接道:“反正策論已經開考了,屆時叫同考官們加緊些批閱,最遲明日便能將試卷呈遞到趙侍講面前。”
趙明和捋須幽幽說道:“看此人的行文風格極為老辣,想必是三四十歲的壯年子,這般人才中了進士正好為朝廷所用,豈不美哉?”
仇英連聲稱是,順帶拍了番趙明和的馬屁。
趙侍講雖然是清流詞臣,可清流也是食人間煙火的。
他被拍的飄飄欲仙,沉聲吟道:“那便勞煩仇提學多盯著些了,一旦房官批閱完畢,便差人送來,本官要親自復批。”
......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策論場開考,眾人皆提筆揮毫開始最后一搏。
對于那些前場次考的好的,自然希望能夠再接再厲鞏固優勢。而對于那些考的不好的,當然是希望抓住最后的機會完成翻盤逆襲。
雖然他們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