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小部分士子表態(tài),愿意追隨寧修上聯(lián)名奏疏,聲援劉惟寧。
寧修大喜。
他粗略算了下,愿意追隨他的有十幾人,雖然不算多,但總比他一個(gè)人好太多。
他立刻取來紙筆在案上鋪好,信筆揮毫洋洋灑灑寫開來。
寫完之后他署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些愿意追隨他的士子也紛紛將名字附在了寧修后面。
他們這樣做雖然也有風(fēng)險(xiǎn),但比寧修的風(fēng)險(xiǎn)卻要低過太多了。
畢竟奏疏是寧修寫好的,他們只是署名附議罷了。
從主從關(guān)系來講,寧修才是主導(dǎo)。
但他們獲得的收益卻不會(huì)少。若是陛下真的赦免劉惟寧的罪過,他們便成了仁人之士。
“寧朋友,這請?jiān)傅淖嗍枋菍懞昧耍扇绾嗡椭劣澳兀俊?
這一個(gè)問題也是一眾湖廣士子想要問的。
他們雖然都已經(jīng)板上釘釘?shù)哪玫搅诉M(jìn)士功名,但畢竟還沒有宣布。即便宣布了,在授官之前他們也不是官,沒有上疏天子的渠道。
寧修這封聯(lián)名奏疏想要呈遞至天子面前,走通政司的路子是肯定不行的。
“這個(gè)韓兄不必?fù)?dān)心,寧某自有辦法。”
寧修信誓旦旦的說道。
眾人見寧修胸有成竹的樣子,便紛紛放下心來。
翌日金榜的結(jié)果下來了,果然沒有劉惟寧。
狀元是張三公子張懋修,張家大公子位列榜眼,毫無懸念。
寧修位列二甲第二十名,相當(dāng)好的成績。
不過寧修卻沒有太過高興。他的好朋友現(xiàn)在還在詔獄中受苦,他如何高興的起來?
他再次去了張府!
昨日張居正在和一眾大佬批閱殿試試卷,自然不在府中。即便回到家里為了避嫌也不會(huì)見寧修。
但今天金榜結(jié)果已出名次已定,可謂塵埃落定,張居正自然可以見寧修了。
寧修被門官領(lǐng)到張居正的書房中,見過禮后遵從張居正的命令小心翼翼的坐了下來。
“賢生考得二甲二十名,真是大喜事啊。”
張居正一邊捋著自己下頜美髯一邊說道。
“多謝首輔夸獎(jiǎng)。”
寧修沖張居正拱了拱手以示感謝。
“但寧某的一名同鄉(xiāng)好友卻不在榜中,學(xué)生斗膽問首輔一句,他可是被革除了功名?”
張居正面色一沉道:“你說的這人可是叫劉惟寧?”
寧修毅然答道:“正是。”
張居正大手一揮道:“他雖未被革除功名,但已被陛下打入詔獄,榜單之上自然沒有他的名字。”
寧修慨嘆道:“劉兄不過文章言語稍有不妥,何至于如此懲處。晚生寫了一封奏疏,聯(lián)名湖廣諸士子,懇請首輔呈遞至御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