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信號之后的吳元豐,片刻沒有停留,而是招呼著弟兄,毅然撲向了第二道圍墻。
相比起第一道純粹木制的羊馬墻,第二道墻多了磚石的基座。
而這個基座,正是當初大宋在建造馬場的時候,留下來的,有一丈二尺到一丈六尺不等。金人在內層壘土,增加寬度,同時在上面加高,使得馬場的圍墻有了一些城墻的味道。但畢竟受限于基建水平,加上時間倉促,整個圍墻只有兩丈高,且一些關鍵的防御設施并沒有建立起來。
就連石頭瓦塊這些俯拾皆是的東西,也沒有準備太多。
面對宋軍兵,有刀和弓箭就夠了。
吳元豐在沖刺過程中,就聽到了重箭破空的聲音,緊隨其后,有士兵負傷哀嚎。
一般的弓箭不會致命,但是金人的重箭穿透極強,偏偏又多被糞水浸泡過,因此中箭絕對兇多吉少。
這是吳元豐從很多潰軍嘴里知道的。
可他和這五十名弟兄并不是很害怕,這倒不是說他們視死如歸,看透生死,而是因為在他們每個人的身上,都穿著一件絲綢襯衣,而且還是五層致密絲綢制成的!
拿到這件襯衣,大家伙都傻了。
難道大宋的絲綢不要錢嗎?
事實證明大宋的絲綢不但要錢,還比以往貴了三倍不止。
但這卻難不倒趙官家,他用最快時間,趕制出幾千件絲綢襯衣,連同庫藏的盔甲,一起發給了士兵們。
代價就是整個后宮,所有宗室貴人,都沒了新衣服穿。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韋貴妃還跟兒子趙構抱怨。
趙桓這個皇帝簡直混蛋透頂。
你對父皇無情也就算了,我們不過是人畜無害的婦人,竟然連一點體面都沒有,你就不怕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如果是原裝的趙桓,是絕沒有如此大逆不道的勇氣,更承受不住鋪天蓋地的謾罵。
可現在的趙桓只會把謾罵當成夸獎,某種程度上,罵得越狠,證明他做得越成功!
穿著致密的絲綢襯衣,披著厚重的鎧甲,固然沒法隔絕一切弓箭傷害,但是卻足以讓一群人悍不畏死,奮勇向前。
吳元豐和弟兄們或許意識不到,在戰場上,能不顧一切往前沖,就已經勝過了大宋的九成兵馬。
他們一口氣沖到了城墻下面,吳元豐率先拋出了爬城索,然后一手持刀,一手挽著繩索,就向上面沖上去了。
咚!
一支箭釘在了頭盔上,一瞬間吳元豐覺得自己要死了,可并沒有意識到力氣流失,他興奮地全身用力,兩丈高的城墻,的確用不了多少時間,他已經穩穩站在城頭。
不過另外兩名士兵卻沒有這么幸運,一人面部中箭,摔在地上,已經重傷,另一個卻是被穿透了喉嚨,直接丟了性命。
五個人當中,只有三人沖上城頭。
剩下的兩個迅速集中到吳元豐的身邊,面對著數倍的金兵,奮勇揮刀。
沒有多余的念頭,只有不停殺戮。
戰斗,只要一息尚存,就繼續戰斗。
不要說君恩如天,不要講國仇家恨,哪有那么多的理由。
你死我活!
開封一百多萬軍民,自己的父母兄弟,親朋好友,也在其中。
不想當懦夫,就只有奮勇向前!
“殺!”
吳元豐渾身浴血,提著鋼刀,瘋狂砍殺。
堂堂大金勇士,竟然在后退!
天兵天將一般的金人,居然也會害怕?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嗎?
盡管只是短短時間,隨后又有更多人殺上來,但是這已經足夠了。
攀著繩索上城的宋軍超過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