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怎么奢望別人把你當皇帝尊重?
笑話!
古往今來,權力和威嚴的流失,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掌握了幾十年權柄,不見得會越來越強悍,更多的是人厭狗嫌……到頭來發現小丑竟然是自己。
君不見那些武術大師也這樣!平時左青龍,右白虎,吹得震天響,接過上擂臺三拳撂倒,連一分鐘都撐不過。
不是下了功夫,做了努力,就一定有成就。
還要看機遇,看大勢!
此刻的兀術,就是老天不佑的倒霉蛋。
難道真的跟宋軍玩命嗎?
別忘了,他可是大金的四太子。
如果他死在了戰場上,讓宋軍砍了腦袋,有人挑著兀術的人頭沖鋒。
那場景絕對夠精彩!
“四太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快走吧!”
手下親隨牽著韁繩,玩了命保護木頭一般的兀術,向后撤退。
金人在主戰場上,垮掉了。
而在另一邊,阇母從側翼猛攻,卻是取得了成效。
楊惟忠本部親信一千多人,被阇母一個沖鋒,就消滅了超過一半。
金人以重甲騎兵在前,使用長槍,狼牙棒為武器,猛擊宋軍,后面則是輕甲騎兵,以弓箭拋射。
二者密切配合,宋軍幾乎沒有抵抗能力,從天而降的箭支打亂軍陣,造成恐慌。
重甲騎兵揮舞利器,完美收割。
伴隨著尸體越來越多,戰馬沖不動了,竟然有人主動棄馬,以十人左右的小組,突入宋軍之中,嫻熟殺戮,從容自如。
如果覺得金人是蠻夷,不懂配合,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們是沒有總結成書的兵法策略,但是人家常年在白山黑水之間,游牧漁獵,上千斤的大熊,幾百斤的猛虎,或者是兇悍的狼群,全都不是一個人能對付的。
通常情況下一個村子幾十戶的男人會在一起出去打獵,彼此配合,共同分享獵物……而這種自然形成的村子,就構成了一個個“謀克”。
金人騎射厲害,能吃苦,不畏死……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東西,倒不是說多了不起,而是沒有這些本事的人,早就被殘酷的自然條件淘汰了。
而在非常偶然的條件下,有人跳出來,把分散的“謀克”組成更大的“猛安”,然后發起對強敵的狩獵。
遼國這頭衰朽的猛虎,以自身的血肉,滋養了大金。
從遼國手里,金人得到了堅實的重甲,犀利的弓箭,還有數之不盡的戰馬,糧餉……以及搶掠致富的野心!
強悍的士兵,加上同樣強悍的武器,造就了金兵這個怪胎。
哪怕兀術已經崩潰了,阇母居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猛攻,楊惟忠被沖散,老將身上傷痕累累,幾乎斃命。
阇母對準了趙桓,發起沖擊。
在這一刻,引兵阻攔的人是楊志。
也不知道是不是水滸當中,青面獸的原型,但他確實是一個盜匪,被種師中招降之后,成為種師中的親信。
他領著五千人,迎擊阇母。
而就在雙方激戰之時,突然從阇母的身后,沖出一支完全重甲的鐵騎。
這支人馬出現之后,毫不留情,直撲楊志兵馬的中部。
鐵騎突出,山崩地裂,撼天動地。
楊志所部居然被撞開了一個大口子。
而在接下來的剎那,最可怕的一幕出現了。
楊志居然逃跑了!
楊志潰逃,部下就跟著潮水一般退去……阇母的大軍,直撲趙桓和二種。
在這一瞬間,趙桓的血液都停止流動了。
完了,到底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