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還能打消金人戒備,認為你們是有用的。如此一來,高麗就可以安然無恙了。你看朕這個想法如何啊?”
鄭知常雖然是個文人出身,可自從中了狀元之后,家里的產業也在飛速發展,在商業上,他不是個門外漢。
送進交鋒,商貿不通,借著高麗,進行轉口貿易,這也太好了!
“官家,外臣,外臣拜謝皇恩天賜!”這家伙五體投地,格外認真。
趙桓笑道:“行了,別那么多禮數……其實啊,驟然損失了兩河,大宋看起來很富庶,但錢荒更嚴重了,朕也不瞞你,如果能從金國弄到金銀,拿到江南去購買貨物,再販運到開封等地,就能賺取暴利。朕回頭會安排個人過去,如果你們高麗的貴人愿意出錢參與,定期分潤是一定的。除此之外呢,你,還有白學士,都有一份好處,總而言之,朕不會虧待你們的。”
趙桓笑著說完,又閑談了兩句,就結束了對話。
他一個上國天子,哪有那么多的心思,跟藩國使臣廢話,能談這么多,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這倆人告辭下去,呂頤浩和李邦彥都來了,呂頤浩就道:“官家,和高麗做生意,甚至牽連到金國,臣以為此事并非不能做,但卻萬萬不該出自官家之口,如果傳了出去,該有人質疑官家抗金之決心了。區區蠅頭小利,卻要敗壞官家名聲,臣以為萬萬不妥。”
趙桓啞然失笑:“蠅頭小利是不行,可若是百萬貫之上的大利呢?”
呂頤浩愕然,有這么大的賺頭兒嗎?
“那,那也不行啊!”
趙桓又道:“再加十倍……甚至能弄得金國大亂,你覺得還值不值?”
呂頤浩深吸口氣,“官家,莫非你要學管子之術?以商貿之法疲金?”
“談不上,這法子只能填點亂,給咱們弄點錢花。還談不上滅國的程度。”趙桓也不賣關子了,“我跟那倆人談了錢荒的事情,這是事實不假……從高麗籌錢,從事販運,也的確能賺錢,但其實不用這么麻煩,只要有這個故事,派遣得力的人員,到了高麗之后,甚至按照建立跟金國的聯系渠道。吸納他們的金銀,定期分紅就是了。”
呂頤浩不解,“官家,恕臣沒明白,官家可是說不用買賣?那又如何分紅?”
趙桓沒解釋,而是看向了李邦彥,因為這位李太傅眉頭緊皺,眼睛漸漸瞪大,顯然已經有所領悟。
半晌之后,李邦彥徐徐道:“官家,如果老臣沒猜錯,您是用金人的錢,返給金人吧?”
“哈哈哈!”
趙桓朗聲大笑,“不愧是你李太傅,腦子就是靈活。”
李邦彥哭了,這么好的賺錢主意,我怎么就沒想到啊!
呂頤浩還是糊涂,李邦彥就給解釋,只要給前面的人如期分紅,必然能吸引到更多的錢,然后就以新錢還舊錢,一直維持下去就是了。
呂頤浩依舊糊涂,“李太傅,這么折騰,有什么好處啊?”
李邦彥笑道:“你可真是個文人,沒擺弄過錢,等回開封,你去大相國寺,好好跟那幫賊禿聊聊,保證你大開眼界……其實也不用了。”李邦彥突然大笑起來,“官家的這一招,已經比大相國寺高出幾個境界了,臣可真是五體投地啊!”
李邦彥真的給趙桓來了個五體投地,這才跟呂頤浩講,“呂龍圖,你拿出十貫給我,一個月后,我給你十二貫,你會怎么辦?”
“什么怎么辦?我賺兩貫錢啊!”
李邦彥翻了翻眼皮,“那你就不想多賺點?”
呂頤浩吸了口氣,終于似有所悟,“太傅的意思是我拿到錢之后,依舊會交給你,等著下個月分更多?”
“總算是想通了。”李邦彥笑道:“所以說不管進來的人賺了多少錢,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