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被帶去和郭威密談,這一次只有君臣三個人,他們談的東西不算復雜,郭威只問了一件事,此時契丹兵強馬壯,大周立國不久,國力不強,就算偶有勝利,也很難徹底光復全部燕云,既然做不到,打仗還有什么意義,難道不是勞民傷財嗎?沒人會為了打仗而打仗,缺少足夠的理由,郭威是不會點頭的。
“為了不失去燕云!”
葉華沉思良久,給了自己的答案。
“陛下,自從大周立國以來,已經有30萬漢民百姓,從燕云逃回中原,陛下仁慈,給予他們土地,這些百姓感恩戴德,無不感激陛下天恩。”
郭威道:“難道朕做得不對,漢民百姓歸來,說明契丹倒行逆施,盤剝無度,他們殘忍暴虐,豈能長久?”
“陛下,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已經過去了17年,在這17年間,從燕云歸來的百姓超過50萬人,死在途中的百姓倍于此數,契丹又大肆殺戮,如今燕云十六州,怕是不足200萬人。真正心向漢家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跑了,剩下的漢人,也漸漸幾乎和胡人無異。那么大的一片土地,人口稀少,就算盤剝厲害,老百姓也是有辦法生存的。”
葉華越發凝重,他的聲音帶著顫抖,悲憤莫名:“17年了!整整17年過去了,也就是說,17歲以下的人,他們從剛出生,就是契丹人,他們甚至不知道中原王朝的國號和天子,如果再過17年,甚至34年……心存漢家的人越來越少,到時候他們只是契丹治下的百姓而已,絕對不會心向中原的……陛下,燕云之地不能拖,朝廷若還想拿回燕云,不可不提早打算!”
葉華真的是披肝瀝膽,把最關鍵的問題點了出來。
郭威想不想收回燕云?
他做夢都想!
作為親歷者,當年石敬瑭割讓整整16州土地,許許多多人都痛罵石敬瑭,說他讓得太多,遺禍無窮。
仔細看著16州的位置,全部都在長城以南的一線,過去這里是長城防線的后方,靠著層層疊疊的山河險峻,消耗游牧騎兵的力量,保護中原農耕區的安全,庇護者幾千萬的生靈。
可這16州交給了契丹,不但將大門交了出去,連二門也放棄了。
中原直接暴露在契丹鐵騎之下,只要心情好,隨時可以揮軍南下!
更加要命的是契丹橫跨長城,既有了農耕社會的強大生產制造能力,又有游牧騎兵的強悍戰力,一下子被喂成了怪物。
如今契丹還在消化戰利品,如果再拖延下去,等燕云完成了人口的自然更替,他們有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到時候再去北伐,遇到的就不是簞食壺漿,而是刀槍棍棒了!
郭威也不得不承認,葉華點出了他們許多人都忽略的問題。
哪怕郭威都覺得燕云是漢家百姓,只要朝廷出兵,老百姓至少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可是他忘了,人是會不斷變化,新陳代謝的,現在17歲的人不知道中原朝廷,明年就是18歲,后年就是19歲……
時間就像銅壺滴漏,快速流失。
燕云不是放在那里的物品,什么時候去拿都是一樣……那是個不斷變化,每天都不一樣的活物!
那個倒霉蛋耶律阮效仿中原,建立起南面官的制度。
契丹人正在磕磕絆絆之中,不斷成長,從一個游牧部落,變成一個強大的帝國,早晚有一天,會成為中原的噩夢!
郭威終于被葉華犀利的眼光說服了,他同意把精力放在契丹身上。
可問題是大周的實力夠嗎?
他們能做什么?
“陛下,臣以為朝中諸公都有個誤解,以為不打就是無所作為,以為要打就要拿回整個燕云,臣覺得這都不對!”
郭威沒說話,柴榮露出了思索之色,他沉吟了良久,突然笑了,“冠軍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