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把握嗎?
馮平和馮吉互相看了看,馮平悶聲道:“回父親的話,這一次的科舉要進行改革。”
“怎么改?”
“這次要求先在縣舉行縣試,通過之后,參加府試,通過府試之后,則可以參加禮部舉行的會試,在會試之后,是陛下親自擔任主考的殿試!”
馮家兄弟因為負責起草圣旨,所以清楚這次的改革內容。
整個科舉的流程和唐代相差無幾,主要是將殿試定為定例,不像唐代那樣可有可無。不過在這次的改革當中,有一項非常巨大的突破。
原則上,通過府試,就有去縣里擔任官吏的資格。
而通過了禮部的會試,就能到府州去擔任官吏。
當然了,要想留在京城,或者擔任縣令一級的主官,必須通過殿試,由天子欽點。
馮平悶聲道:“孩兒覺得就算考不上進士,但通過會試還是可以的,好歹能去地方做佐官,自食其力,憑著本事,造福百姓,也免得別人說閑話!”
聽完兒子的話,馮道若有所思,兩個小子不會無緣無故改變的。
“沒出息的東西,是葉華那小子損你們了吧?讓你們受不了了?”
馮平低著頭,默然道:“是孩兒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
馮道長嘆口氣,“你們若真是這么想,就不算太蠢!葉華那小子滿世界找人頭祭旗,他能罵你們,也算是把你們當成自己人看!記住了,參加科舉,無論如何,要考一個進士出來!不然你爹的老臉就丟干凈了!知道嗎?”
老太師情緒激動,咳嗽起來。
倆兄弟連忙湊上來,替老爹拍打后背,又喂了水,好不容易,馮道換了一口氣,老太師變得和顏悅色,他努力擠出笑容,拍了拍兩個兒子,低聲道:“記住了,只有自己能掌握的,才是真的!別人給你們的,都是假的,包括你爹!要自己爭氣啊!”
兄弟倆老臉通紅,都胡子一把了,才活明白,真是夠丟人的!
“爹爹放心,我們明白了!”
倆兄弟扭頭下去,他們還真下了功夫。
說起來作為馮道的兒子,學問好,書法也好,無論到什么時候,只要是答卷,書法好就能占便宜。
兩個人差的是見識,滿腦子都被圣賢道理塞住了,按照柴榮的說法,他們的文章滿是酸臭味!
皇帝要言之有物,要切中時弊的文章。
“哥,父親身體還好的時候,給李肆講課,不是有很多講稿筆記嗎?咱們拿過來,好好苦讀就是了。”
馮平皺了皺眉,突然大喜過望,“這個辦法好啊,李肆現在是天子眼前的紅人,沒準還讓他出考試題呢!弄清楚他跟咱爹學了什么,正好能派得上用場!”
倆兄弟興沖沖把老爹寫的東西翻出來,擺在了面前,馮吉一屁股坐下,突然他又沮喪起來,”哥,還說靠自己,結果還不是要仰仗咱爹!”
馮平無可奈何,“唉,又有什么辦法?你說,咱總不能改姓吧!只要別給咱爹丟人就是了!”
馮吉點頭,“也只有如此了,希望不要辱沒了馮家的名頭就好!”
……
這倆兄弟開始了苦讀,白天的時候,要去御前當值,負責草擬圣旨,晚上回來,又要揣摩筆記,砥礪文章,那份辛苦,可想而知。
才半個月時間,倆人都瘦了一大圈。
不過他們覺得收獲巨大。
首先,他們參與了柴榮和葉華主導的改革,倆兄弟沒有任何的諫言,只負責擬定圣旨,但是通過旨意,他們也能感覺到一條法令從誕生到頒布施行的過程,更能窺見如何防止弊端,如何進行配套。
這是個系統工程,十分復雜。
在書本上,他們只能看到明君賢臣,勵精圖治,然后就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