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二這次算是露了大臉,近四百艘船只,足夠一次將上萬人運送到江南,柴榮不愿意在江南作戰(zhàn),就是因為水戰(zhàn)是大周的弱項短板,船只缺口更是巨大。而且船容易造,經(jīng)驗豐富的水手卻不好招募。
柴榮盤算,就算最快也要五年時間,才能把水師拉起來。
有這五年,他已經(jīng)掃平荊楚,滅了南唐,甚至連后蜀和南漢或許都擺平了……只是連他也沒有料到,好事一樁接著一樁,收服了任天行,又拐來了這么多船只,渡江作戰(zhàn),再無憂矣!
柴榮興沖沖宣布擺酒慶賀,一來是攻破如皋,二來是水師有了著落,這叫雙喜臨門。等保住了蘇州,那就是三喜臨門,到時候再大肆慶賀!
皇帝陛下向來如此,抓大放小,只管做決策,下面的事情有多難,他才不管,反正會有人幫忙處理的。
“師父,這些水手有吳越的士兵,有商人的雇工,亂七八糟的,有人還念著吳越,有人想逃回杭州,或許還有人要去投靠南唐,完全是一盤散沙,用不得的!”
葉華的腦袋都大了,“真難為你,把他們給弄回來了!”
趙二縮了下脖子,僥幸道:“多虧了任天行,不然都要跑哩。”
葉華點頭,“行了,現(xiàn)在的當(dāng)務(wù)之急,就是讓這些人能盡快忠于大周,不求他們一心報國,但能遵從號令就是。”
趙二立刻道:“師父,是高官厚祿,還是嚴(yán)刑峻法?或者兩樣都有?”
葉華笑著搖頭,“都不是,是以身作則!你去準(zhǔn)備一些紹興老酒,對了,還有梅干菜,這可是兩浙百姓最喜歡的,今天晚上請所有水手士兵吃飯!”
……
魏仁浦到蘇州之后,除了承諾維持幣值穩(wěn)定之外,并沒有主動做別的,通常情況下都是商會的人找到他,老魏才出面幫忙。
遇到了情況,魏仁浦也只是提出建議,從不頤指氣使。
魏相公的低姿態(tài),讓蘇州商會很是受用。
在穩(wěn)定了貨幣之后,蘇州商會從蘇州銀行借了一筆款子,又招募青壯,加緊訓(xùn)練,一共得到了三萬步卒。
另外蘇州商會又集中起一百多艘商船,組建水師。
隨著大周的武器陸續(xù)到來,這些步卒都武裝起來。
唯一的問題就是缺少戰(zhàn)馬,江南本就缺少高大的戰(zhàn)馬,即便有,也都在正式的軍中,蘇商有錢也弄不到。
他們只能征集一些駑馬,騾子,走驢,充為軍用。
“楊將軍,你怎么看蘇州的人馬,可有一戰(zhàn)之力?”
老魏表面上放任自流,但是暗中可不敢馬虎大意。他抽空把楊重勛叫過來,詢問情況。這幾年的功夫,楊重勛也成熟了許多,他蓄起了黑須,短而發(fā)亮,儼然一個少壯派將領(lǐng),很是威嚴(yán)。
他躬身道:“魏相公,我原以為江南人文弱瘦小,只能讀書經(jīng)商,無法戰(zhàn)場廝殺……不過經(jīng)過這段時間訓(xùn)練,末將發(fā)現(xiàn)江南也不乏豪杰猛士,奈何時間太倉促了,一兩個月的光景,如何能成軍作戰(zhàn)?末將只是訓(xùn)練他們守衛(wèi)城池,保護家園。所幸,在五天前,運來了一批床子弩,足有三百架,末將安排在了城頭,假如南唐和吳越的人馬聯(lián)手殺來,或許還能有一戰(zhàn)之力。”
魏仁浦盯著面前的地圖,作為隨同郭威征戰(zhàn)的謀主,魏仁浦在軍事造詣,在大周也是名列前茅,老百姓說得好,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老魏要不是有足夠的把握,他也不會主動下江南了。
“楊將軍,你不妨隨著老夫,梳理這一段時間的經(jīng)過,弄清楚了來龍去脈,也就能大致心中有數(shù)。”
老魏皺著眉頭,認(rèn)真說著……剛來的時候,吳越攝于大周之威,沒有敢派兵,而當(dāng)時的南唐,也沒有全力攻擊,只是在江面較量一下,就匆促撤退了。
李弘冀是想跟大周斗的,他會因為害怕大周,就不敢攻打蘇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