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南唐是個很強大的對手,想要一口吞掉,勢必登天還難。歷史上柴榮費盡心思,三征南唐,也僅僅是拿下了江北之地。
趙大陳橋兵變之后,又經過了十幾年的準備,才一鼓作氣,滅了南唐。
由此可見,南唐是何等堅韌的一個對手。
偏偏在這一個時空,柴榮想要一舉蕩平南唐,徹底消滅臥榻旁的勁敵。
他不是在異想天開,事實上葉華請旨南下,就已經向柴榮講了,他去之后,會穩住蘇州,并且盡可能給南唐造成壓力,迫使李弘冀與大周進行戰略決戰,然后以軍力的優勢,碾壓南唐。
正是出于這個戰略,柴榮在選擇圍而不攻,要知道大周的軍糧并不充裕,一連拖延兩個月,寸步未進,柴榮的壓力也可想而知。
幸運的是葉華太能干了,弄出來的局面,甚至超出了柴榮的預計,比最好的局面還要好!
不但穩住了蘇州,還把蘇州經營成一個根據地,已經能像南唐發起反攻了。
眼下南唐的三十萬重兵在揚州,腹地空虛,葉華是猛虎下山,對面只有一群羔羊,讓他放手折騰,要不了多久,南唐在江南的根基就會撼動,如果再把眼前的三十萬人消滅掉,南唐立刻就灰飛煙滅了!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不能讓三十萬人跑了,否則前功盡棄。
柴榮籌算了半晌,立刻下旨,讓幾位將領帶著小股人馬,分頭出去搶掠,不管是糧食還是牲畜,一律不要放過。
但是務必要少傷百姓,最好把百姓往南趕,讓他們把消息傳給南唐方面。
另外柴榮又密令繡衣使者,將幾個空的糧倉燒毀,制造出軍糧損失慘重的假象,隨后柴榮又大肆抓捕負責軍需糧草的官員,嚴懲了幾個戶部的官吏。
柴榮是賣力演出,使出渾身解數,就差腦門貼上六個字“我很弱,快來打!”
而就在一江之隔的潤州,李弘冀正立在芙蓉樓,眺望著江北方向……接二連三的壞消息,讓他很受打擊,顯得有些憔悴,英挺筆直的脊背也有些佝僂,他的眼神甚至出現了迷茫。
他借鑒葉華的作法,鼓勵工商,訓練新軍,甚至使用奴隸,全力以赴,富國強兵。可幾年下來,南唐的國勢并沒有太多的改觀,有些方面似乎變好了,而有些方面呢,卻又變得更差了!
尤其是大周推行清丈田畝以來,對他的觸動更加巨大。
李弘冀能看出葉華的思路,發展工商是為了富國,而推行均田,則是減少流民,鞏固國本。
的確,只做一樣是不成的。
可問題是他也想均田,也想清丈田畝,可他推得下去嗎?
滿朝文武,全都反對,就連宮中的妃嬪太監,自己身邊的人,都無一例外,全都說均田是禍國殃民,圣明天子,不可學蠻子的作法,以免失了人心,壞了江山。
可問題是“蠻子”的大軍節節勝利,已經逼近到了家門口,葉華就靠著授田一招,不但鞏固了蘇州,還拿下了宣城,弄得江南不穩,處處烽火,礦工鬧事,百姓作亂……李弘冀也清楚,只要下旨均田,這些亂子立刻就能解決。
但這道旨意就是下不去!
他矗立在芙蓉樓上,已經有了半個時辰,任由江風吹拂,只是偶爾眼珠動了動,突然李弘冀抬頭,凝望著湛藍的天空,眼神很迷茫。
“徐學士,你說,士人不是講匡君輔國,濟世安民嗎?可為什么,對百姓好的事情,就推不下去呢?”李弘冀不解道:“是他們愚笨,還是不忠?”
徐鉉嘆了口氣,“陛下,老臣斗膽言之,陛下與士大夫共天下,非與萬民共天下。圣人手里的天子劍,能割百姓的肉,卻沒法割士人的肉!”
李弘冀微微點頭,“實話,可為何郭榮能做到?難不成是因為有葉華的輔佐嗎?朕禮遇天下士人,這士林之中,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