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遼東和草原,鐵路修成之后,漠南的鋼鐵礦產,牛羊牲畜,遼東的糧食、煤炭、木材,全都能通過鐵路,運送到京城。
原本承擔這個任務的是永濟渠。
內河航運都有共同的弊病,河道太淺,容易淤積,沒法通行大的船只,速度慢得令人發(fā)指,還有冬季會結冰,沒法通航。另外為了維護河道的暢通,每年要花的銀子數量驚人,饒是大周家底兒豐厚,也承擔不起。
修鐵路,取代永濟渠,讓無數人看到了商機。
另外一方面,鐵路有著無與倫比的戰(zhàn)略價值,假如開封和幽州鐵路暢通,七天之內,就能將一萬名精銳禁軍投放到邊境,隨時抵御蠻夷的攻擊。
草原騎兵不是號稱來無影,去無蹤嗎?不是機動能力強大嗎?
可是在鐵路的面前,他們的機動能力簡直不值一提。
先修到幽州,然后從幽州連同云州,再修到原來契丹的東京府,有這三條鐵路,大周的北疆就會穩(wěn)如泰山!
葉華把鐵路的修建放在了北方,從北而南,他有自己的考慮。
北方煤鐵豐富,適合發(fā)展鋼鐵工業(yè),而鋼鐵又是鐵路發(fā)展的基石。
先把北方的重工業(yè)基地發(fā)展起來,然后再向南推進,一定事半功倍。
只不過南方的商人等不及了。他們已經早就觀察到了京城和冠軍坊之間的鐵路,一條短短的鐵路就能帶來這么大的變化,假如修成千里、萬里,那又該多么值得期待!
在朝廷公布了第一條鐵路的計劃之后,金陵,蘇州,杭州,泉州,廣州……各地的商人全都坐不住了,他們行動起來,強烈呼吁,要求在南方同時開啟鐵路建設。
很多商人干脆表示,如果朝廷缺少啟動資金,他們可以自行籌措資金,征用土地,進行鐵路建設,不用等待朝廷命令。
而這一次,各地的議會都異口同聲,不管是工人還是農民代表,包括軍方學者,都強烈要求,大有不修誓不罷休的意思!
葉華當然要順應人心,只不過修鐵路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他親自主持內閣會議,把各方代表都請了過來。
作為技術方,郭幸哥緊挨著葉華坐著,他抿著嘴唇,努力抑制心中的喜悅,他生怕一張嘴就笑出來。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人得利,有人受害,吵吵鬧鬧,沒有個安寧。
唯獨技術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才是真正能讓所有人都獲利的東西!
而他就引領了技術的發(fā)展,站在了時代的潮頭!
郭幸哥站起身,先沖著葉華深深一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葉華微微一笑,他親眼看著郭幸哥從奶娃娃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創(chuàng)立屬于自己的事業(yè)。心中的自豪,絲毫不亞于郭幸哥。
“商王,你給大家說一下吧!”
“是!”
郭幸哥清了清嗓子,朗聲道:“諸位,鐵路修建,是為了連通各個城市,方便貨物交流,人員溝通。而且鐵路修建的成本非常高,不能隨便修建。因此我們修鐵路,必須全國一盤棋,天下一張網!”
郭幸哥敲著桌子,大聲提醒道:“鐵路的標準必須一致,所用的機車,車廂,也必須一樣……假如鐵路標準不一樣,一車煤炭從幽州運到大名府停下來,重新卸載,然后裝上新車,再送到開封……增加的時間至少是一倍還多!”
“我不希望看到資源浪費,也不希望各方盲目行動,所以各地必須服從全局,進行統(tǒng)一的規(guī)劃,這是我們的底限,絕不會退讓。”
郭幸哥開門見山,就亮出了強硬態(tài)度。
他可是不會允許隨便修路的,這也是葉華的態(tài)度……事實上很多基礎工程,還真就必須全國一致,才能做到不浪費資源,這話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難。
早起發(fā)展的國家,比如美國的鐵路,雖然擁有全球最多的里程,但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