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陽文明的王宮大殿內,沉默片刻后,太師天衍出聲說道“王上,我看還是按兵不動,靜觀其變,不急著出兵加入德諾星系的大戰。”
王座上的帝鴻坤想了一會兒,出聲說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烈陽文明就靜觀其變,暫時不動兵參戰。”
…………
圣宇歷四萬零九百年,天使歷八萬八千八百六十年。
這時的德諾星系內,德諾兩個文明又打了上百年之久,在這期間德星文明研究的神河之力基因工程也已接近尾聲,但就在即將完成之際,雙方的戰爭波及到了烈陽文明,隨后烈陽文明宣布加入德諾大戰。
這場戰爭的第一發動者是諾星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卡奧元帥,然而他的戰爭目標未能實現,導致戰爭失控。
由烈陽王帝鴻坤親自帶領上千個軍團加入了大戰,而且直接攻擊了德諾星系內的兩個文明,德星和諾星文明無奈之下,只好合力對付烈陽文明。
烈陽文明此時加入戰爭,直接導致德諾兩個文明的暫時和解,全力抵御烈陽的進攻。
此時的烈陽王帝鴻坤見德諾兩個文明合力對抗自己,于是決定引爆德諾星系的太陽,但并沒有直接出手,而是向兩個文明下了最后通牒,希望兩個文明的無辜平民盡快撤離德諾星系。
當時的絕大部分平民都撤離了德諾星系。而且當時的德星王族是光盾家族,它的繼承人嘉文四世程耀文這個時候才不到10歲。
之后,德諾星系在太陽耀斑連續的爆發下,整個星系付之一炬,最后引發超新星爆炸,并波及周邊無數個的行星文明。
但戰爭并未就此結束,作為反擊,卡奧元帥指揮諾星戰神揮舞弒神巨斧,投擲向遙遠的烈陽星,企圖能將烈陽星劈成兩半。
諾星戰神因為諾星被毀,所以并沒有拒絕卡奧元帥的命令,隨即向烈陽星發射了具有毀滅能量的弒神斧,一斧頭劈掉了一半的烈陽星。
三大造神工程之一的諾星戰神的戰斧,首次向整個已知宇宙展示了弒神武的威力。他依靠的不是恒星級能源,而是更為強大的反暗物質能量。從此,弒神武成為了宇宙中的主流武器。
而烈陽星因為被諾星戰神摧毀,現在只剩下了一半星球,但好在剩下的一半星體結構足夠穩固,又依靠烈陽王帝鴻坤重新定義和調節太陽,給予足夠的溫度和能量,才得以繼續在行星上生存。
在已知宇宙中,沒有比烈陽文明更愛自己家園的文明,所以烈陽文明的人依舊生活在這半顆烈陽星之上,并沒有遷移到其它星球的想法。
而烈陽王帝鴻坤未經過長老會議允許,擅自決定摧毀德諾星系恒星,也就是德諾星系的太陽。
戰后帝鴻坤看到因為自己的一時的沖動而毀滅了一個星系,看著因為自己的錯誤而遭殃的家園,悲嘆不已,遂決定自裁來為自己的過錯贖罪。
德諾大戰后,烈陽王帝鴻坤的行為讓每個三級以上的文明開始重新審視造神計劃的意義。
如果一個神,可以擅自依靠感情決定自己的行為,那么,這甚至不能叫神權主義,只能叫極端主義,而極端主義并不是文明的發展方向。
因為所有文明追求的是最終的幸福,而這個幸福不能被神決定。
戰后,帝鴻坤因為德諾大戰中自己的行為,在安排好了烈陽文明的后續事情以后,于戰爭結束一年后在烈陽星天道塔內自裁。
帝鴻坤自裁后,烈陽文明立即把勢力范圍收縮到了烈陽星系內,而烈陽星域內的其它地方,則是完全交給了下屬天陽文明負責。
太陽之光超級基因植入了帝鴻坤的后代帝蕾娜身上,并封印在了天道塔內,以待后世,自此以后,潘振成為了烈陽文明的守護神。
至于此時的諾星的最高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