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西門對他的暗示視而不見,堅持要跟隨華少一起前往。
無奈,華少也隨便他了。
蘇德委派了龍碧奇、孟和一起前去,還隨后跟隨十幾名身手較好的漢子,他們換好了衣裝,馬上掛了一些物品,看上去很像一些行腳商的樣子。
備好馬,孟和對華少和周西門說了一聲“得罪了”,依舊給華少和周西門蒙上了眼睛,扶他們上了馬,叮囑抓緊馬鞍,“駕~~~”一抽馬屁股,馬兒箭一樣飛奔出去。
華少也不想太多,他使勁地抓緊馬鞍維持平衡,孟和怕他再次凍病,給他備了十分厚實的皮毛帽子,帽檐非常大,在臉前兜著,袖籠也非常厚實的毛皮,華少倒是一點也不冷。
也不知道奔了多久,華少都快要麻木了。馬兒慢下來。
孟和扶華少下了馬,對他說“華公子請上車。”
扶著他慢慢上了馬車,周西門也被扶上馬車,坐在華少旁邊,孟和也坐在他們身邊。和華少聊起天來。
孟和問華少“華公子,關于近格里姆沙地鬼地以及鬼地逐年增大的那道題,你怎知下面有大蛙?”
華少“偶見一本西戎語古殘本,有記錄,稱為‘仙人圈’千古謎地,一個個的中間不毛而周圍一圈草圍成的詭異的圓形,直徑約三尺至六尺余不等,像蜂巢一樣,一個挨一個。”
“沙地因為缺水,大蛙無法生存,于是在沙地下,以一年生植物的根為食,致使草無法生長。地表沒有植物,雨天時土壤可吸收更多水,且不會蒸發,聚集在地底下,形成類綠洲環境,利于大蛙生存。土壤吸收到的水分會均勻散布,讓多年生的草沿著圓圈外圍長出來。大蛙不斷吃掉圓內的草根,禁新植物破壞精心打造的生態圈,也使得這樣生態圈能在干旱下維持數十年……”華少一口氣講完,這些他不陌生,信手拈來。
孟和嘆息“公子年幼,卻如此博學,和,汗顏!”
華少忽然問“孟將軍,格里姆沙地百里遙真的有這么一個‘鬼地’嗎?”
孟和說“我們在此地生活十數年了,倒是沒有發現。不過我去過西秦,在西秦的西部沙地邊緣有此現象,有百里之遙。題目不見得都是真實的,上次一些題目其實是所有評委一起出的,畢竟那個是肖家的才藝比賽。”
“嗯!那古籍里記載的也許真的是西戎人那片鬼地!這樣的奇觀不是到處都有的。”華少釋然。
孟和又問“關于破冰捕魚,華公子可否講得仔細一些,當時看了圖示,不是很明白。”
華少笑問“你要捕魚嗎?”
孟和尷尬地咳嗽一下“活命的本領不會嫌多!多一項本事多一條活路!有活命的本事,誰也不會去為非作歹!”
華少點頭,來玩笑說“我現在蒙著眼睛,也沒有辦法給你畫清楚,這樣吧,我來講,大概比劃一下,你試試能否聽懂。——我已在塔里梅林鎮制作出了機械,捕出了魚,夠梅林鎮、周邊百姓以及流落在梅林鎮的流民,食用至少三個月。”
“什么?”不單是孟和,連周西門都吃驚地問“捕那么多魚啊?”
華少很納悶他們的一驚一乍“是啊,三天捕魚十五萬斤啊!”
十五萬斤?!
簡直不敢想象!
孟和急忙說“公子……你真的是大才!不,大儒,鴻儒!”
華少臉熱了“夸得太熱烈了,我可承受不起!哈哈!”
周西門沉聲問“那捕魚的機械是公子制造?魚全部是華公子捕捉的么?”
華少說“機械不是我制造,我只是繪制了圖紙……魚么,是流民和百姓們一起幫助捕捉的,邑大夫也幫助不少,衙門的官差全部出來幫忙了。這個是群計群策,共渡難關。”
然后華少給孟和講了滑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