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型交易中心,心下十分激動,連聲贊揚。
并對眾臣說“大家看看,朕的霽月公子不負朕之所托,果然福慧雙至,大燕之幸,百姓之幸也!如此,北疆心病可去,朕心甚慰!”
取了隨身一柄短劍,賜給玉韶華“霽月公子,此短劍乃是朕最喜愛之物,隨身二十余年,今賜予你,劍身刻有朕之名諱,見此劍便如朕親臨,可在大燕便宜行事,任何人不得阻攔。”
眾臣驚訝,齊呼“圣上圣明”!
武帝竟然對霽月公子如此看重。
玉韶華心下明白,武帝這是在拉攏人心呢!不出意外,接下去肯定要說出目的了。
此時看玉韶華恭敬拜謝,武帝哈哈一笑“朕老了,以后便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望朕的霽月公子能與朕的兒孫們一起守護大燕。”
這是,為儲君立……輔政文臣么?!
眾臣心中大驚,不由眼光復雜地看向那道細瘦的身影!!
玉韶華應聲“是”!
武帝看玉韶華年紀輕輕,氣度沉穩,進退有度,不卑不亢,不若其他朝臣,一味地奴顏婢膝,心下十分歡喜。
復對左側的秦少杰說“秦相,你便把西戎人的事給霽月公子講了吧。”
秦少杰應了“喏”,便對玉韶華說“西戎人一行來了將近月余,遞交國書,似乎與霽月公子有結交之意,西戎來人不懂大燕國語,講的稀里糊涂,圣上為鄰邦友好,特地宣霽月公子,與對方一見。”
狡猾的秦少杰,欺滿朝文武不懂西戎語吧?!什么西戎人欲與霽月公子結交?哪有一國皇帝親自到訪,竟然要結交一個民間布衣,而不是建立友好邦臨?
也不揭穿他,玉韶華邊說“西戎人到訪大燕,便是臣服于大燕,圣上圣明遠播,恩服天下,是大燕之福!霽月愿意為大燕和西戎之友好盡綿薄之力!”
“好!好!好!”武帝一連說了三個好,誰不喜歡馬屁呢!連西戎人都臣服于大燕,這面子夠足的。但他的滿足卻不僅僅是西戎人的歸附,而是這霽月的隨機應變,三言兩語,不動聲色,便把秦少杰的語言陷阱給化解了。
令太監宣西戎人覲見。
朝堂上眾臣在列,不是聊天場所,是以西戎人未到之際,武帝拿起龍案上一本折子,遞給玉韶華“江淮刺史請奏,西秦蝗災又起,多處莊稼草木,蝗蟲過處,枝葉全無,一片慘淡,極為嚴重,恐不日便殃及大燕,霽月公子可有辦法?”
玉韶華一目十行地看完折子,大概了解災情,想了想才說“臣下以為兩個法子可用
“其一,使用印楝樹的種子和葉子萃取出印楝素,配以砷等,制作水劑,用噴霧器噴灑,直接殺死蝗蟲,這個是快速滅蝗的辦法。
“其二,蝗蟲為藥食兩用昆蟲,肉質松軟、鮮嫩,味美如蝦,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還是治病良藥,有暖胃肋陽,健脾消食,祛風止咳之功效。撒大網如同捕魚一般,把蝗蟲捕捉,然后入食入藥。”
聞言,朝堂一片嘩然,用印楝素殺死蝗蟲,無人嘗試,但是聽上去有三分可信,但是張網捕蝗入藥入食,實在不敢茍同,那東西想想便是惡心的很,蟲子入腹是什么感覺?
下面的議論聲越來越大,武帝看著下面的人議論,也不說話,瞇著眼睛,斜靠在憑幾上,似乎老僧入定一般,任憑下面吵吵嚷嚷。
玉韶華也不說話,她第一次在朝堂上議論國事,并不覺得緊張,武帝問她,她便說了自己想法,至于要不要采納,她并不在乎。
半晌,武帝似乎打個盹清醒過來,咳嗽一聲,下面立即停止了議論,又變得鴉雀無聲。
武帝問“大家覺得霽月公子的法子如何?”
三司便有臣子上前“回稟吾皇,臣下覺得霽月公子的法子,太過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