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節(jié)前一日。
因為武帝要在拜月節(jié)那日宴請文武百官,所以玉韶華便把喬遷慶典日子定在拜月節(jié)前一日。
一大早,華府的門便打開,沿著門前左右在街邊擺出數(shù)百米的木案子,一盤盤的新式糕點在案子的一摞摞地擺出,那些糕點從未有人見過,花瓣兒形狀,還有吉祥的字樣。
直至巳時,參加慶典的朝臣家眷、世家馬車到來時,府里更是一籃子一籃子地往每個條案上擺出一種香味勾引人味蕾的點心,形狀亦是從未見過,那香味如同一只只小手,伸進人的喉嚨里,癢癢的難以忍耐!
從未見過如此好看的點心,從未聞過如此香甜的糕點!
外面大街上人山人海,因為看熱鬧本來就是人之喜好,不要說是華府以往各府喬遷慶典,也是熱鬧不斷,一般都會有一些福利給圍觀的百姓,所以大家也卯足勁準備給華府說些吉祥話,拿些小禮物回家,最不濟看看熱鬧也是很好的娛樂!
之所以人越積越多,因為大家看見華府門外站著好多個大漢,每個人手里舉著一根長長的竹竿,而竹竿上掛著一長串紅紅的秦椒串一樣的東西,每個大漢旁邊還站著一個人,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在那些大漢的身后,擺了一排四方方的大木匣子,大紅紙包裹,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
關怒一早就派了一千多人維持秩序,在街邊拉了彩帶,地上鋪下紅毯,給進府的人隔出一條道路。
巳時末,朝臣和世家的眷屬幾乎都已經到來,淳王趙茂也已經到來,不得不說來的真的很早。
因為,武帝說,今天他也來參加霽月公子的喬遷之喜!除了太子留在宮中代為處理政務,其他人誰敢架子大到比皇帝還晚?
來的最早的,是納爾西斯和但丁!
只聽的一陣馬蹄響,有人來報“圣上出宮了!”
玉韶華便和趙棣、關怒以及一眾朝臣出了府在門口恭迎。
半個時辰,才看見武帝的儀仗隊浩浩蕩蕩地前來。最前面是整齊的清游隊,持弓弩和槊。緊隨其后的是執(zhí)朱雀旗、持槊和弓弩的朱雀隊。隨后是十二面龍旗。旗后是引駕儀仗,秦少杰等三司的文武官員也在其中。
引駕儀仗的后面是武帝乘坐的玉輅。玉輅由太仆卿駕馭,前后有數(shù)十位駕士簇擁,兩側則由左、右衛(wèi)大將軍護駕。緊隨玉輅的是衛(wèi)尉和太監(jiān)。外圍則布列著多隊禁軍的騎兵和步卒,禁兵配備有弓、箭、刀等兵器。跟在禁兵后面的是由孔雀扇、小團扇、方扇、黃麾、絳麾、玄武幢等組成的儀仗。
皇帝的車駕后面還有一支“后部鼓吹”,有數(shù)百人之多,數(shù)量不等的駕士隨從。
遠遠地看見御駕前來,玉韶華、趙棣、關怒根據(jù)禮節(jié)跪迎。
武帝和眾位官員在府門口接受了玉韶華的大禮,武帝扶起玉韶華,玉韶華便高喊一聲“霽月華府,喬遷慶典,現(xiàn)在開始!”
門外候著的一個個漢子,立即點燃火折子,一著那一串串的“秦椒紅”,震天的噼啪聲開始想起,因為專門做出,所以每一掛鞭炮都做到了一千響,精而又精,響聲連綿不絕,路人開始嚇了一跳,連忙都捂住耳朵,片刻便激動地放下手議論不停!
半刻鈡鞭炮響完,漢子們又把那一個個方形大紙匣子點燃引捻,接著便是一個個飛上天的焰火帶著“咻咻”的響聲上天,在半空里又炸開!
連續(xù)兩刻鐘的九連環(huán)焰火升空炸響,幾乎全京城的人都擠過來了,禁衛(wèi)軍又來了五千多人,加強守衛(wèi)。
焰火一結束,立即就看見從院子的四角各兩架紙鳶騰空,長長的彩色條幅垂下,俱是感謝武帝圣恩,感謝百官厚愛。
武帝和百官進了院子,便看見殿宇前空蕩蕩的場地擺滿了圈椅,一副巨大的背景墻豎立在前。整個場地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