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的外人,太危險了!
于是,最后成了趙怒駕車,玉韶華乘車,后面跟著一隊侍衛和美的天怒人怨的子嬰、惜紅衣。
趙怒無奈,也不管他們后面跟著,只管帶著玉韶華一路地往燕江行進。
十五的月亮早早地爬上半空,月光皎潔,流水一般地照耀著蜿蜒溫吞的燕江。拜月節的楚州涼風習習,分外舒服。燕江上幾艘畫舫,已經在江上遠遠地劃開,船上傳來陣陣笙簫歌舞之聲,有楚地的歌聲,似乎也有燕北的鼓聲,一艘艘畫舫,雕梁畫棟,非常華美。
趙怒拉著玉韶華上了一艘早已經停好的畫舫,這艘畫舫更為精致,飛檐翹角、玲瓏精致的四角亭子,赫然立于船頭,美人靠、盤龍柱子、彩畫……龍柱上的浮雕盤龍和祥云一層扣著一層,層層錯落有致,雕刻精細到盤龍身上的每一個鱗片都細細可數,皇家標志性元素在畫舫船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雕刻、花窗,弧線優美、高高翹起的船尾。游船并不大,長約六丈、寬兩丈,但是整體看起來堪稱一件藝術品。船尾的雕花欄桿與船艙、船頭的雕刻遙相呼應,船身四周貼著浮雕祥云,給整條船增添了富貴、華麗的氣質。
船上走下一個中年人,恭敬地給趙怒和玉韶華請安,趙怒拉著玉韶華上了畫舫,坐在四角亭子下的美人靠上,觀看燕江兩岸坐山擁水,既有山的偉壯,能夠把空間的立體審美價值近乎完美地表現出來;又有大江的靈氣,能夠環繞造型,襯托山色,山水相映,融為一體,上蒼賦于起伏的地勢,造就了錯落有致的節奏美;江水悠悠,水天一色靜謐而濃郁的朦朧!
月華如水,徜徉其中,玉韶華想起“每逢佳節倍思親”,長澤不知道是不是也看著同一輪圓月?他們何時能團圓呢?
“這么好的美景,你在想什么?”趙怒看著玉韶華明顯走神的樣子,有些不虞,卻沒有揭穿,而是笑嘻嘻地如以前一樣,端了一杯果子酒給她,這酒度數很低,甜甜的,很多世家女子都愛喝。
玉韶華接過果子酒,舉杯向他致意,又看看船頭船尾的子嬰和惜紅衣有意無意的眼光,笑彎了眼睛“今兒個月光真的很美!我想起了去年的拜月節舉辦喬遷喜宴,今兒個又是一年了。那時你還是關怒,如今卻是大燕皇帝了!白駒過隙,時光荏苒,不知覺間一切都變了!”
“是啊,去年的喬遷活動還是你、我、四弟三人,一拍即合,彼此默契……如今四弟遠在淮陽,與敵周旋……”趙怒嘆一口氣,“不說了,華兒,你可還喜歡這江景?”
“嗯,喜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玉韶華隨口說了一句,拿了桌子上的水果毫不客氣地吃了起來,趙怒歡喜,便和她說些楚地和大燕的拜月節風俗,也說一些笑話,君臣盡歡,很是融洽。
趙怒感嘆道“去年拜月節才情大賽,我伴在你左右,猶記得你立于大殿中央,仙姿玉容,一襲白衣,纖塵不染,三千墨發,只一根絲帶簡單綁扎,膚如凝脂,眉目如畫!”
墨瞳無底,一眼萬年!無需說話,站在那里便奪世間萬千風華!
“如今,我想再聽《十面埋伏》,可否勞動平西王再奏一曲?”趙怒收斂了玩笑,認真地說,“這一年多來,我無時不在懷念你那驚鴻一現,震驚朝野。”
“好!”玉韶華點頭。
畫舫里早就擺好了古琴,她輕輕掀起袍擺,雙手在琴弦上隨意流失一般撥了一指。纖纖玉指,裊裊身姿,文弱少年,漸漸成長為翩翩佳公子!
“噔噔噔”,幾個節奏跳出,先聲奪人!只見清冷的人兒,忽然氣勢沖天,恢弘的氣場蔓延開來,雙手大開大合,鏗鏘有力的節奏猶如扣人心弦的戰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好象震憾山谷的號角聲,瞬間把人們帶進了戰場。
指法一轉,旋律性較強、抒情氣息濃郁的長音,鋪陳出行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