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小的建筑商行如雨后春筍,次第崛起!
整個榮國,到處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建筑熱潮!
人們除了去建筑工地做小工和泥瓦工,就是去炒樓盤炒房產的,要不就是到處打聽哪里要開發,要拆遷了,婚喪嫁娶,排場也漸漸地大起來,家里有幾套宅子或者鋪面原本是衡量是否富貴人家的標準,現在就是尋常百姓也成了其中嫁娶接親的一個標配!
榮國欣欣向榮地發展的同時,寧國也頒布了一系列新政,與榮國一向也是欣欣向榮,不過寧國是各種農業和加工業蓬勃發展。
大司農陳心州帶領一大群農技師在全國大面積種植水稻、棉花、玉米、土豆、番薯等高產作物,開墾的荒地十年內屬于個人所有,三年內免收賦稅。對于溫飽一直是人生第一大事的百姓來說,能夠擁有自己的土地那一直是世代的夢想,所以這個政策出來后,大寧真的是四海無閑田,掀起開墾荒地、種植作物的!全國到處郁郁蔥蔥,綠色的秧苗給予人們無盡的希望!
同時,大寧工業迅猛發展,工部配合著科考發現的苗子,擴大到史上最鼎盛時期,所有的工部官員和技師夜以繼日地勘探、開采黑炭、黑油脂,加工相關產品,冶煉出質量最高的鐵、合金,制造出最先進的農具。
大寧五月遷都長安后,朝堂的主要官員全部跟隨遷至長安,原先還蠢蠢欲動的西秦余黨一下子在長安被壓制得無所遁形。
但是朝廷并沒有趕盡殺絕,對于愿意歸順的官員和世家,與所有大寧百姓一視同仁,對于敵對的自然不必說了,該殺的殺,抄家的抄家,同時頒布了一項法令禁止大寧任何人豢養私兵和死士、暗衛之類,禁止私藏、私制武器!
很值得一提的是朝廷基本都遷都長安,忠義王府也搬遷至長安,但是崔家因為世世代代在燕京生活,留在了燕京,作為崔府嫡媳,十香郡主應該留在燕京與夫君一起,只是崔青云和瓊花公主成親后,便在榮國混的風生水起,帶著瓊花公主竟是樂不思蜀,常駐江宇基本不回大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