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陳念也早就收到了j20b成功首飛的消息,他的心里倒是沒有太多波瀾,因為對他來說,這就是一個勢在必得的結果。
從最開始的殲二十二,到現在的j20b,這只不過是他的科技版圖的小小一角,即使達成了,也只是跨出了第一步罷了。
但當然,他也知道這件事情意義重大。
這意味著,我們在中、近距離上,都已經完成了空中戰斗力的部署。
如果繼續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等航母出來時,第一島鏈將被牢牢控制,成為一道死線,而第二島鏈,也將真正被納入版圖。
現在,我們缺少的唯一一件東西,就是遠程打擊能力了。
戰略導彈在發展,但光靠它,還是遠遠不夠的。
真正能讓一個國家形成超遠程戰略威懾的,只有一件東西:
戰略轟炸機!
所以,他的目標很明確。
在軍工領域,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就是h2o的問題。
在已經有了殲二十、殲二十二的技術積累的前提下,h20的制造難度已經大幅降低,可以逐漸提上議程了。
不過
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了,區區一架h20,真的就能滿足野心嗎?
或許,它將像殲十一樣,成為一個跳板,為更進一步、更具有威懾性、壓制力的裝備開路。
想到這里,陳念打開系統,查看了h20的解析要求。
4.8個源點。
相比起他手頭的8.6個源點的積累來說,倒不算是太多,不過,如果能進一步拆分的話,解析要求顯然是可以進一步降低的。
但這玩意兒不能靠自己來拆解,畢竟,2005年的時候,h20項目應該都還沒有正式立項,設計方向也不確定,自己盲目去拆,只能造成拆出來用不了的尷尬局面。
想到這里,陳念拿起了電話,直接打給了大總管陳果。
僅僅幾分鐘之后,陳果便走進了他的房間。
“怎么了小念?有事?”
陳果熱情地問道。
陳念點點頭,回答道:
“陳教授,確實有事情想跟你了解一下。”
“我想問問,我們現在有已經立項的戰略轟炸機項目嗎?”
“戰略轟炸機?”
陳果下意識地重復了一遍,隨后開口問道:
“轟6k改型項目算嗎?這事兒西飛603所正在做,融合了新的雷達、航電系統,發動機也有升級,算是比較大規模的改造項目了。”
“按照他們的報告,這個改造項目在轟6h的改造比例達到了90以上,無論是航程,載彈量還是電子化信息化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除了這個之外,西飛那邊還有幾個小型的改造項目,也是基于轟6h的.”
“不是。”
陳念打斷了他的話。
“我說的是,全新的,下一代的戰略轟炸機。”
“這個沒有。成飛那邊倒是有意向,不過他們做不了,按他們的說法,是打算603,611,601三所聯合,一起看看有沒有機會。”
“但目前也只是有人提出了這個看法,連討論的階段都還沒有到呢。”
“這樣.”
陳念微微點了點頭。
果然跟他想的一樣,這架之前從來沒見過的h20,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要立項的跡象。
按照時間線來推理,正常發展下,估計要到08年以后,這項目才會正式上馬。
難道自己也要等到那個時候?
陳念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開口問道:
“陳教授,你覺得,我們如果現在上馬一個大型的戰略轟炸機項目,在資源上、經濟上能吃得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