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的第二天,議題仍舊是有關核聚變領域的細分研究項目,其中最吸引陳念的,就是有關原子探針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對STM和AFM技術的展望。
這個課題乍一看更接近材料學領域,放在這個會議上似乎不那么合適,但實際上,在人類面對第一壁材料這個重大問題的時候,如何尋找到一種更好的辦法,去進行新材料的研發,其實也是到達核聚變的重要一步。
而借助雜原子修飾技術,人類有在單個原子維度上進行“編程”,或者說組合,從而獲取到自己想要的材料性能。
這項技術其實并不算新,但即便目前已經經過了20年的發展,整個技術仍然比較初級。
在極低的溫度下,人類可以通過極小的針尖去修飾單個或者多個雜原子,在一定范圍內達到對目標原子的強親和作用,從而對單原子實現操控。
不過,這樣的“操控”,顯然是極為簡陋的。
哪怕到10年之后,它最大的作用也不過是跟玩票似的用原子去擺出幾個造型和文字罷了。
所以,這個議題更多地也只是作為枯燥會議的一個調劑,就像是上學時課堂里老師布置的興趣討論一樣。
陳念倒是對此很感興趣,畢竟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他投入最多的就是材料學方向。
不過,一旁的塞巴斯蒂安就有些百無聊賴了。
一方面,他聽得也不算明白,另一方面,他心里也有事。
所以整場報告下來他都是昏昏欲睡,一直到結束之后,才算是恢復了幾分精神。
“真是無趣的報告陳,你對這方面有興趣嗎?我注意到,你剛才似乎聽得很認真?!?
陳念點了點頭,回答道:
“原子操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能夠在原子尺度上去制造新材料,那我們距離造物主的位置,也不算遠了”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我們怎么可能那么快就接近造物主?”
塞巴斯蒂安攤了攤手,繼續說道:
“雖然我并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我也知道,真像剛才臺上那個老伙計說的一樣,要實現原子制造的話,我們至少還差著好幾檔技術門檻?!?
“算力龐大的超級計算機,精確度超高的STM,還有.真正意義上能對原子進行操控的技術?!?
“你看,我甚至都叫不出這項技術的名字,因為它根本就還不存在?!?
陳念微微點頭,回答道:
“確實如此,但人就是要有想象力,不是嗎?”
“那倒也是——不過無論如何,這都不是我能看到的事情了?!?
“那可不一定。”
陳念的臉上露出一個神秘的笑容,塞巴斯蒂安也沒有在意,只當他是善意的安慰。
但他不知道的是,現在的陳念確實已經在考慮怎么去規劃這項技術了。
當然,近幾年肯定是不行的。
它的地位跟雙向信息傳遞的腦機一樣,都屬于“造物主”級別的科技,最早也要等核聚變普及,全球生產力大發展之后
散會之后,兩人再一次來到咖啡館閑聊,不過這一次,跟著來的還有塞巴斯蒂安的同事,艾興多夫。
他的臉上掛著不加掩飾的笑容,一看就是有好事發生。
三個人都沒說,但三個人對此都心知肚明。
——
當然,陳念了解到的信息更加完備。
根據報告,艾興多夫已經答復了EAST的邀請,正式決定加入EAST項目國際合作子項目,這時候華夏方面已經開始將他納入考核范圍,并著手安排后續一系列的工作了。
而艾興多夫這個人是典型的純粹型學者,平時除了搞科研,根本不樂意插手別的事情,背景可以說是干凈得一塌糊涂,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