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
而如果不談對價,光是討論RD180發動機本身,其實也絕對不能說出“沒有太多籌碼”這種判斷的。
畢竟,這臺發動機的高可靠性和高技術水平可是在世界范圍內都出了名的,甚至連老美都把它稱之為“難以復制的技術奇跡”。
再加上串聯燃燒室+主渦輪泵的革新設計,讓它可以極為方便地適應各種改裝,洛馬就曾經在這一框架的基礎上改造出多個不同的型號,其中也包括固液聯裝火箭。
所以,陳念在最開始其實就已經把RD180納入了必須拿到的產品目標之中,而事情的發展,比他預想的還要順利。
有了這套框架的加持,新的LITV發動機的設計和制造將會變得簡單許多,長征9型火箭的整裝速度,也會大幅加快。
6個月上月球?
還是保守了,在最理想的情況下,說不定4個月就能完成。
畢竟,除了主發射單元之外的那些設備,其實到現在為止,都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等火箭到位,立馬就可以上天。
想到這里,陳念說道:
“.RD180本身還算是一個不錯的標的的,我們的技術畢竟落后,這點跟航空工業不一樣,靠LITV發動機硬拉起來的短期技術優勢并不具有可持續性,能拿到一個完整可用的框架,對我們以后的發展大有好處。”
“火箭發動機的時代還要持續好久呢這也算不上是浪費。”
聽到陳念的話,一旁的陳果笑了笑,接話說道:
“伱聊這個,我最近倒是聽到一個有意思的消息。”
“長城工業那邊,在搞一個慣性火箭發射項目——他們打算在大戈壁上造一個超大的電風扇?然后把火箭捆在扇葉上飛出去。”
“這思路你覺得可行嗎?看著好像嗯,不靠譜中又夾雜著幾分靠譜的樣子。”
陳念沒忍住笑出聲來,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之前排除過的方案,居然被長城工業搶先了。
不過也是,長城工業集團本來就承接了相當一部分跟俄方合作的金屬氫工廠的建設工作,對新材料的特性更熟悉,能拍出這個方案來也不奇怪。
不過,拍腦門歸拍腦門,實際上陳念也知道,真正的方案不可能是像陳果說的“大電風扇”那么簡單的。
“真空涵道、高轉速電機、高敏感控制系統這個方案是可行的,但目前實現起來沒那么簡單。”
“說實話,它現階段屬于一個‘丐版方案’,你說沒用吧,扔點小衛星綽綽有余。”
“但你說有用首先人肯定是送不上去的,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人都要被離心力壓扁了。”
“這種方案也只適合長城工業了,畢竟他們的商業化程度比較高,可以直接轉成民用盈利項目。”
陳果點點頭,隨口說道:
“是的,他們打算用來扔星鏈。”
“哦,那還行——等會兒?我們的星鏈項目,那么快就上了?”
陳念有些驚訝。
實際上,華夏當然是有自己的星鏈項目的,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項目被提上議程。
它只是作為一種對未來的設想存在,最后有沒有用,那都還是兩說呢。
“是的,目前國內幾家民企在做,算是一種探索吧。”
“當然,他們要搞的不是傳統的電磁波通信,是量子通信,主要還是想借一借量子計算的東風。”
“明白了。”
陳念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暗暗感嘆了一句國內企業的效率。
這布局真的可以說是相當早了——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可以看出國內民企正在逐漸變得富裕。
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在聚變出現之后,整個經濟環境變好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