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先吃飯。”
陳念看了一眼時間,從善如流地說道。
畢竟,他也不是什么魔鬼嘛,項目雖然緊張,但吃飯的時間還是有的
幾人一起走向食堂的方向,因為沒有提前做安排,所以也只是跟著其他職工一起在食堂的大廳里用餐,而才剛剛坐下,一個讓陳念覺得有些眼熟的身影便坐在了對面的空座上。
李炳忠熟稔地跟那人打了招呼,聽到他叫對方“徐工”,陳念才想起來這人是誰。
豁,徐立平。
火箭燃料雕刻領域的大牛,特技技師,感動華夏人物獲得者。
難怪眼熟呢,真見過
不過,他怎么會來這里吃飯?
陳念疑惑地看向李炳忠,后者連忙解釋道:
“徐工是過來交流的,您也知道,LITV發動機在固液轉化模塊的設計上對固體火箭燃料的整形要求有變化,所以需要一些一線工作人員參與。”
“這次我們邀請他過來,就是想從一線的角度上,了解一下具體的執行難度。”
“畢竟,火箭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有些只能靠人工解決的問題,還是要提前暴露風險的。”
聽到他的話,陳念連連點頭。
這確實是一個極為務實的做事思路,從這個細節上看,整個航天工業的運作體系,還是相當成熟的。
他向對面的徐立平伸出手,友好地握了握,后者憨厚一笑,順著李炳忠的話回答道:
“李總這是抬高我了,其實我能幫上忙的地方很少。”
“我就是個技工,實操還行,但講理論就差遠了。”
“而且,咱們這次搞的新發動機,其實我看過了,對固體燃料整形的要求不是有變化,而是大幅降低。”
“甚至可以說,它的要求僅限于燃料重心配平上,因為在從固體到氣體的過程中,還要經歷一個液體的階段。”
“這個環節,液面自平會抵消掉固體截面不平的影響,這就相當于,天然地把我們原來的工作完成了。”
“所以啊,這發動機一搞,我們這門手藝,恐怕也要慢慢消失咯。”
徐立平的語氣有些感慨,但絕對沒有一絲怨氣,陳念好奇地看著他問道:
“您會不會有點遺憾?”
“遺憾?遺憾啥?”
徐立平抬起頭,繼續回答道:
“別說搞新發動機了,我實話跟你說,干這行那么多年了,我幾乎每年都在想怎么徹底把我自己這個工種干掉。”
“以前我們試過用機器切削,但一方面危險性大,一方面效率低,左右權衡,后來還是回歸到人上。”
“后來我們又想過預處理方案,就是火藥直接一體成型、模塊化成型,但這個方案也沒走通,因為誤差來源不是加工設備,而是材料本身。”
“再到后來,各種精密測量儀器發展出來了,我們又想搞半自動化切削,不過現在也還在論證環節,效果暫時還達不到要求。”
“我其實很愁的啦不過現在好了,問題一次性解決了!”
徐立平的話說得很坦然,這倒讓陳念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在他的印象里,這個人應該對自己的“手藝”很有自信的才對,但現在他說的好像.寧愿不要?
看著他的表情,徐立平不由得笑了起來。
“你覺得奇怪吧?其實我老婆也覺得奇怪。”
“以前都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我呢?恨不得干脆把鍋砸了。”
“但是你換個角度想想,鍋不砸不行。”
“技術是要往前發展的,我這個人雖然老派,但也知道一點:機器就是比人好。”
“所以,用機器代替人,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做到這一點,我也就算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