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集團的投資宣講會談不上成功或失敗,當天融資了一千多億元,接下來幾天,還會有投資機構和投資客上門簽約,融資關門時間點在國慶時,到那會應該完成四千億的融資任務。
九月初,2014年華國it商業發展論壇在bj召開。
一位媒體記者看到某想的柳總也來參加,對他進行了采訪:
“柳總,我記得沐總在前年的商業峰會上,說了一句話,現在已經過去將近兩年時間,星海集團也沒有研制芯片成功,不知道柳總現在有什么感想?”
柳總笑了笑說:“我挺佩服沐陽的,不過,國產芯片哪里有那么容易成功的,否則,我們公司早就研制成功了。
也就是我們吃了不少苦,這才放棄。對我們來說,并不是只有研發芯片才算是搞科技,pc方面的技術難題并不少。”
兩年前,沐陽指責他不作為,民族情緒的刺激下的消費者立刻升級了對他們公司的指控,連帶著產品銷售一年比一年差,柳總很想把脾氣傾瀉在沐陽身上。
若不是沐陽名氣太盛,全國民眾維護他,柳總早就想給他拔臟水了。
記者又問:“哦,說得有理,柳總你怎么樣看智能城市?”
“手機芯片跟不上,想實現智慧城市,不太可能。
我們國產芯片的路還遠著呢,所以,要實現智慧城市,最終還得依賴進口手機芯片,說到底,不得不依賴丑國,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現實。”柳總若有所指,沒有指星海集團,其實意思就差不多。
記者的采訪,讓柳總再舒爽,難得有與他有共同認識的記者。
這一次it論壇,柳總作為被邀請嘉賓,也談到了國產芯片的問題,表態并不看好,與發達國家還至少有十五年的差距,特別是光刻機,三十年內都不一定做出來。
沐陽從公關部門知道柳總的采訪消息,有些無語地笑了笑:這家伙,等過段時間,估計要被打臉了。
剛過幾天,華威接到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eda軟件被限制使用!!!
華威進入手機芯片設計領域比較早。
2006年,華威旗下海思公司著手研發自己的手機芯片解決方案。
三年后,即2009年,海思推出了第一款手機應用處理器,命名為k3v1。
k3v1采用的是110n工藝,而當時主流芯片已經采用65n甚至45n,足足有一代多的性能落差。
&ns&nbile。
這樣的策略性失誤導致連采用k3v1的工程機都沒有,更別提鋪貨上市了。
2014年6月,華威將應用處理器和自研的基帶處理器巴龍720集成在一個芯片上,構成片上系統c,并率先應用在榮耀6手機上。
翻山越嶺以后的華威,把這款芯片命名為麒/麟920,也助力華為手機徹底實現了涅槃。
榮耀6發布后的三個月,華威發布了搭載了升級版麒/麟925的ate7。麒/麟920和925都采用先進的28n工藝,ar. little架構。
一個產品的成功,有時也要感謝對手的成全。
平果6雖然和ate7同時發布,但國行要很晚才能到貨。
&nte4居然采用了塑料外殼和滑動解鎖,和ate7相比,簡直山寨得不行。
就這樣,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ate7開始大賣,甚至出現了一機難求的情況。
最終,ate7創造了國產3000元以上旗艦手機的歷史,全球銷量超過750萬臺。
只是,沐陽想不到的是,歷史軌跡改變了!
華威竟然被限制使用eda了,提前了兩三年時間。
也幸好,麒/麟920和925已經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