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材料石墨纖維復合材料、玻璃鋼、鋁合金、鋁峰窩夾層材料等結合,常用材料為鋁合金和碳纖維等,由于電磁波均無法穿透這兩種主體材料,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有效載荷在局部區域更換為透波材料,否則無線電信號沒法接通。
整流罩是在離地球100公里以上,在這個高度,因為空氣很薄,氣動加熱等因素不足以影響衛星了,整流罩完成其使命,將分離為兩個半罩被拋掉。
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全球發射衛星火箭都是拋掉整流罩的。
由于整流罩有一部分是碳纖維制造,所以它的材料成本很高,像發射單個獵鷹9的收費是六七千萬美刀,但它的整流罩成本就是五六百萬美刀。
整流罩分離開后,被地球引力吸引落入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發熱燒毀掉,但像大型的整流罩,大部分是沒法燃燒的。
記得2011年,神八發射成功后,整流罩分離墜落,十萬名群眾斷火斷電撤離。
這井不是開玩笑!
因為重達2噸多的整流罩墜落區內有加油站、電廠、煤礦、變電站、油庫、化工廠等多家易燃易爆場所和企業,還有西氣東輸的天然氣管道,受威脅的管道長度上百公里,如果被砸中,后果不堪設想。
每一半整流罩都有一噸多重,以每秒上百米的速度從天下掉下來,沖擊力可想而知。
以當時的技術情況來看,并不能控制整流罩的墜落區,范圍太大了,以致于搜索范圍也很大,花了很多物力人力。
所以,沐陽想改變整流罩的回收方式。也就是,不分離拋掉!
那怎么把整流罩內的衛星發射出來?
其實,沐陽要做的結構,就是打開后,然后滑移到火箭主體外側,等衛星等載荷放出來后,然后整流罩再重新合一起,回到發射前的狀態。
由于整流罩前端是錐形,如果打開不夠大,衛星放出還是受影響。
所以,要求整流罩打開的開檔空間足夠大,整流罩向火箭主體方向下滑后不影響衛星投放。
實際上,他這個方案并不是沒有專家想過。
第一,結構復雜了一些,整流罩重量加重了,可能就需要多重幾百公斤。
本來,發射到地球同步軌道的載荷就幾噸而已,每一公斤成本就是一萬美刀。
如果少載幾百公斤,那就是幾百萬美刀。
不劃算!
第二,結構復雜了,要想成功剝離的難度就大一些,最大的風險也就在這里。
第三,他們設計的火箭本來就是不打算回收的,除了投放的衛星,其它火箭部件都要向太空拋棄,搞這么復雜的結構也就沒有那個必要,肯定是在保證強度和衛星安全情況下,越輕越好。
第四,真的要回收整流罩,還有其它方案。
比如神州15號采用控制+降落傘,不過在降落過程中依然被燒損,降落速度并不低。
不過,星海集團的火箭也不一樣。
由于星火一號的大推力,星空一號可以載更多的物質到地球同步軌道。
那不是十幾二十噸,而是,
90噸!
沒錯,載荷可以達到夸張的90噸。
如果是近地軌道,更是可以達到200噸。
想一次湊齊90噸的衛星一起發射還真非常難,那得多少顆中大型衛星去了?
所以,一般情況下,多半是浪費載荷了。就跟幾十噸大卡車拉幾百斤物料一樣。沐陽想到這里,他也很無奈呀。
他的星空一號哪里是運載衛星,那是搬家到太空了,專門用來建造太空站了。
所以說,只要力足夠大,很多顧慮可以不用想了。
整流罩就搞成滑軌式的,不向太空拋棄,投放完衛星等載荷就合并回原來狀態,然后與火箭主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