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集團的衛星發射,是否被拍攝了?
要想實際拍攝地面上的一舉一動,采用同步軌道衛星肯定不行的,雖然它覆蓋面積比較大,但是由于太高,分辨率一般比較低,適合實時監控海洋,同時通過紅外,熱成像等輔助成像設備,進行監控,可以做到實時的監控一下固定位置的大型物品如高樓大廈。
但像火箭這種直徑只有3米的物品,那根本看不清晰,要求分辨率達到3米內才行,但一般同步軌道的遙感衛星分辨率在50米以上,看個郵輪輪廓還差不多。
一般采用近軌道高分辨率遙感衛星的“實時監控”,像氣象衛星當然不行,因為分辨率也不夠,看不清楚。
不過,就算高分辨率遙感衛星能看清晰,但它屬于近軌道衛星,并不是靜止的,而是實時都在運動的衛星。
注:氣象衛星、海洋觀測衛星、環境檢測和偵察衛星都屬于遙感衛星,而雷達衛星是載有合成孔徑雷達(SAR)的對地觀測遙感衛星的統稱,也是遙感衛星。
丑國要想監視星海集團是可以的,但要求偵察衛星或者雷達衛星剛好在這個偵察區域,想全天候監視也是非常麻煩的。
這種雷達衛星監視,可無視氣候,哪怕下雨了,也一樣能清晰地拍到實物,但光學成像偵察衛星就被影響了。
丑國目前一共擁有光學成像偵察衛星42顆,雷達成像偵察衛星28顆,一般偵查范圍在100公里左右,樺國地域跨度四五千公里,又不是小國家,地球一圈幾萬公里,丑國的28顆雷達成像偵察衛星均勻分布,最多四顆衛星在樺國上空,不能完全覆蓋樺國這遼闊的疆域。
所以,剛好覆蓋星海集團火箭發射基地的雷達成像偵察衛星可能性很小,再加上得碰上星海集團那幾十秒試驗才行,幾率更小了,估計還以為天氣不好不會進行試驗而不進行偵查。
沐陽估測,如果偵查的話,星海集團的火箭安裝在外時間比較長,的確有可能已經曝光了,前提是丑國想去拍攝才行,而且剛好在偵察衛星的偵查范圍才行。
所以,這只是一種猜測。
但是,想偵察到火箭的性能和點火試驗狀態,那不可能。
除非說,使用光學成像偵察衛星連續拍照。
可是,沐陽選擇在雨天進行點火發射,早就料到如此。
除了衛星偵察,已經排除了火箭發射基地周圍有特工監控,但火箭發射這么大的聲響,幾公里外如果有漁民,真有可能聽到轟鳴聲。
對沐陽來說,星空一號被拍攝很難免,只要暫時不曝光性能參數就行,那就不影響他的星網計劃。
如果它發射了近軌道衛星,如果有技術手段的話,可以臨時干擾附近他國的衛星,也不用再擔憂頭頂上被人監控。
幾天后,
2016年3月5日,
太空探索技術項目組的動作很快,加班檢查星空一號火箭發射后的狀態。
這一天上午十點鐘時候,沐陽就得到了星空一號的試驗數據和箭損壞情況。
火箭主體和發動機并沒有破損,也沒有被燒壞。
也就意味著最多維護一下,加載燃料后,就可以進行重復發射。
只是,它能發射多少次,還是需要經過試驗驗證。
在試驗過程中,還沒有出現過信號延遲,但火箭遠離地面時,可能會出現信號延遲。在離地面40公里到100公里高處,信號黑障區是無法避開的,但并不影響火箭回收。
不管如何,此次點火發射,對星海集團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航天里程碑。
星海集團的航天發展略慢,今天九月份,我國發射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
天宮一號是在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僅有8.5噸,設計在軌壽命只有兩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