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韋陽也知道,對方不會輕易動手。
畢竟自己這么多人,真要是打起來,就算自己會吃大虧,也必定會將這支私人武裝盡數消滅。
而且韋陽發現,那些人只是不緊不慢的尾隨,偶爾會派人試探一下虛實,卻始終沒有真正動手。
既然是這樣,韋陽也不愿惹麻煩,交代金劍親自在后面小心防備,隊伍正常前進。
這支緬川的私人武裝首領叫乍萊,雖然在岳州軍面前,一千來人的隊伍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在當地,已經算是最大的一支武裝了。
乍萊最初得到消息的時候,也是嚇了一跳。
這么多人的華夏部隊到緬川來干什么?自己又沒有得罪華夏。
后來發現這支隊伍并沒有進入他的地盤,而是直接奔著開卡博峰的方向而去。
但是乍萊心里并沒有因此而放松警惕,要知道,開卡博峰不只是一座山峰,而是一個相當廣闊的山脈。
它是華夏、緬川與印度邊界的標志點,可以直達喜馬拉雅山脈,是華夏的藏區與印度以及兩個喜馬拉雅國家尼泊爾和不丹的邊界,這一邊界以長弧形經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終止于華夏和這兩個國家的邊界標志點海拔7439米的勝利峰。
韋陽之所以選擇這里,也是處于長遠考慮。
盡管穿越這一邊境的確十分困難,但是從歷史上看,這一地區是可以出入的商貿路線。
這個面積只有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卻有一半以上都是叢林的緬川,從地理環境上來看并不是這一呆諸多小國的首選。
韋陽之所以選擇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條山脈。
華夏與日本開戰在即,雖然現在被迫離開了華夏,但那是他與光頭之間的恩怨,與家國大事無關。
日本人始終都是他心中第一位的仇敵,這一點是永遠都無法改變的。
原本想要在東北籌備九一八,給小鬼子一記迎頭重擊,但是現在卻已經不可能了。
無法挽回的事情韋陽不會糾結,他現在想的,是如何盡力補救。
時間已經不足三年,如果歷史注定無法改變的話,小張是肯定指望不上了。
韋陽想用這三年的時間在緬川迅速壯大起來,擁有自己的勢力,想辦法為自己的祖國盡一份力!
但是想要在這里發展壯大,需要面對的不只是緬川的軍隊和私人武裝,還有鷹國人。
這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不留神,就會萬劫不復,他必須要處處小心才行。
三天之后,一直跟在韋陽屁股后面的乍萊有些沉不住氣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沒有那么大的胃口,吞不下這條大魚,只是想雁過拔毛,撈些好處。
要不然,自己這條地頭蛇豈不是白當了?
經過再三的試探,乍萊確定了這支隊伍完全沒有叢林作戰的經驗。
所以,他想要借著這個優勢狠狠的藥上一口。
就算吃不飽,也得嘗嘗味道。
劉天一雖然時刻提防,但還是忽略了一件事:瘴氣之毒!
叢林中悶熱潮濕,植物落葉長年累月堆積其中,經過不斷重復的腐爛,加之空氣不易流通,就形成了瘴氣。
不只是在緬川,華夏的滇川一帶也有,但是卻不及緬川的瘴氣厲害。
之前韋陽只是在書上看過有關瘴氣的一些介紹,卻從來沒有親自見過。
而且進入叢林也有些日子了,但是由于還沒有深入腹地,所以并沒有見到過瘴氣。
但是盡管如此,很多士兵也因為被大量的蚊蟲叮咬和水土不服而出現了身體不適,甚至有些士兵還病的很重。
就在進入叢林的第八天早上,一直尾隨的乍萊終于找到了機會。
韋陽是被槍聲驚醒的,一睜開眼睛,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