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這種不尋常的禮遇,理所當然的是讓李然的地位一下子拔高了好幾個級別。
就這種形式,在《三國演義》里,大概也就是如同曹操在赤壁之戰前禮遇龐統時那樣吧,或許,那曹操的作派都沒現在楚王所擺的架勢好。
只見楚王是一手執著李然,昂首挺胸,闊步而行,既彰顯了自己的禮賢下士的決心,又彰顯出他身為楚王的霸氣,端的太過于令人心馳神往了。
而李然,又哪里受到過這種“尊貴”的禮遇?所以,一時間也是有點懵了。
不過一瞬間,他便反應了過來。
這分明是楚王要趕他這鴨子上架,讓自己是下不來臺啊!
只不過,即便是領悟到了這一點,又能有什么用呢?
只見楚王熊圍是大搖大擺的進得章華殿內,竟還是不肯將手松開。非但如此,而且竟是直接拉著李然,在自己身側的席位將其強行按下,而后又大手一揮,命人立刻是準備筵席,為李然接風洗塵。
這一幕,徑直是讓在場的楚國群臣也都一時都看懵了。
雖說這楚王熊圍對于別國的“人才”往往也都是來者不拒的。譬如他這新認命的右尹,那可就是鄭國穆公之孫,當年公子嘉之亂的“罪臣”——然丹。
招降納叛,作為楚王熊圍用人的一大特色,這似乎又與曹操有了幾分暗合之處。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又何時見過楚王如此厚待一個別國的人才呢?
理所當然的,那些不認識李然的人,紛紛是在那一通交頭接耳,各自揣度著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而少數認識李然的人,則皆是面色低沉,顯然都是一副不太高興的樣子。
畢竟看到自己的國君如此禮遇一個外邦之人,甚至還享受自己都未曾享受的待遇,各中滋味,可真是令人……五味雜陳。
“子明先生遠道而來,寡人卻有失遠迎,還望子明先生不要見怪啊。”
而楚王求賢若渴的架子還沒擺完,剛一入座,便是朝著李然拱手致歉,賢王的模樣在他的身上是一覽無余。
“大王何出此言,然不過是鄭國一介行人,豈能勞駕大王親迎。”
其實,李然也只是隨之應聲,不過他刻意強調了一番自己的身份。
他當然知道楚王有招攬他的意思,但若他李然當真被這點面子功夫就能哄騙過去了的話,那他只怕也早已是活不到今天。
“唉,子明先生切莫自謙!”
“寡人早已是說過,先生之大才,可堪這天下之英雄!而如今天下,又誰人不知你子明先生乃德才兼備,可運籌天下之人?”
“如今寡人得先生一人,我楚將興啊!”
楚王毫不掩飾的將自己招攬之心給顯露出來,而這一番吹捧,饒是伍舉當年只怕是也是未曾有過的。
“來啊,奏樂!為子明先生接風洗塵!”
話音落下,楚王興致頗高的便要讓宮人奏樂起舞,開始筵席。卻完全沒有意識到,此刻章華宮外是還有鄭伯,子產等人在那駐足候著。
李然聞聲,急忙起身,并是躬身言道:
“大王!寡君一行如今還在宮外等候,此刻怕是還不到擺筵的時候。莫不如等君上見了寡君與子產大夫,再行開筵不遲。”
畢竟他現在還是鄭國的臣子。
既身為鄭國的臣子,現在鄭國的國君和執政卿等人都還在外面候著,他卻已經要在大殿內吃上了筵席?這種事一旦傳將出去,天下人還該當如何看待他李子明?
李然當然知道這一點的嚴重性,所以,這才勸諫楚王,要他先行與鄭伯會面,把該辦的正事都了結了才好。
楚王聞聲,卻只微微一笑,并甚是不假思索的應道:
“好吧!既是子明先生開口,那寡人又豈有不從之理?傳令下去,讓鄭伯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