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楚國上下諸多將臣,對此也皆有所不滿。
二人對此皆是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
“哎……不提也罷,不提也罷。”
見李然并不想就這個問題繼續深究下去,申無宇領會其意,便是只又閑聊了些旁話后離去了。
……
翌日,大軍開拔,十萬人,浩浩蕩蕩往朱方城開赴而去。
此次行軍途中沒有出現任何波瀾,鐘離已成為了楚國的領土。而盤踞周圍的那些與楚國更為親近的諸侯們,在聽得楚王親征而至,也皆是紛至沓來,于朱方城外列隊歡迎。
因此,這么多人簇擁在了朱方城,這讓原本并不大的朱方城一時人滿為患。
不過,這也讓那些諸侯們都看清楚了一件事:
楚王所謀甚大,乃是他們的共同認知。
十月,楚王熊圍在朱方城再度召集諸侯,在朱方城外誓師。
這就好比后世的公司老板組織自己手下的員工們搞團建,在團建時,順便對公司整個年度所做出的成績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和總結。
只不過,楚王與公司老板略有不同的是,他此次進行成績總結的原因并不是為了激勵手底下的員工,而是為了震懾住他們。
“看到了吧!這就是親近吳國,冒犯我楚國的下場!”
“你們這些鄰國的諸侯們可給寡人學聰明點,不要沒事找事兒,寡人讓你們往東你們就往東,寡人讓你們上刀山下火海,你們眉頭都不得皺一下。”
“簡而言之就一句話——順寡人者昌,逆寡人者亡!”
這大抵就是此時楚王的心理活動,畢竟他站在高臺上面向諸侯時的那囂張和藐視的表情,是完全不加以掩飾的。
接著,便是重頭戲,他要當著諸侯的面,砍了慶封的腦袋!
只見慶封被他的侍衛押解著,從一路而來的囚車之中是帶了出來。
而楚王熊圍為了再一次彰顯他楚王的“偉光正”,他還故意是讓侍衛押著慶封在高臺四周轉了一圈,謂之示眾。
這時,立在楚王熊圍旁邊的伍舉,也是有些看不下去了,他不無擔憂的向楚王躬身言道:
“大王,臣聽說,只有沒缺點的人,才有道義可以誅殺別人。慶封就是因為違逆了他自己的君王,所以才落得如此下場,可是,如此游街示眾,他到時候會肯一聲不吭的嗎?”
“如果……如果他把我們楚國的丑事在諸侯中宣揚,對我楚國豈非不利?”
其實伍舉大可以把這話說得更明白一些:
就是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畢竟,楚王熊圍弒君奪位一事本就不是什么秘聞。如今諸國上下都早已有所耳聞,只是對于其中具體細節不太了解而已。
而伍舉作為這其中的參與者,他當然是再清楚不過了。所以,他的這一層擔憂,倒還真不是為了慶封求情,而是實實在在的替楚王考慮的。
而且,伍舉為避免君臣尷尬,也并未將其說得太明。畢竟,這節骨眼提這種事,確實也并不大合適。
所以他的這一番暗示也可謂是恰到好處。
然而,即便如此,楚王卻仍是不買賬。甚至對伍舉所言也是直接充耳不聞了,只看著高臺下的慶封,眼神之中充滿了霸氣與藐視。
似乎這就他楚國大業的開始。
在彰顯自己功績這方面,誰又能阻止這樣的一個好大喜功的楚王呢?
甭說是伍舉了,沒看到李然此時也正安安靜靜的站在一旁沉默不言么?
李然的目光落在慶封身上,慶封當然也看到了他,只不過慶封卻并未對李然表現出應該表現出的憤怒,反而顯得異常平靜,他似乎早就料到了有這么一日。
于是,他也接受了自己即將到來的命運,任由楚王侍衛押著自己,在諸侯間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