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將楚王拉起,此時楚王早已是驚弓之鳥,渾身發抖。
但聽身后傳來喊殺聲,孫武一個揮手,那些隱于黑暗中的楚軍瞬間又火光齊明,并一擁而上,攔截了吳軍。
孫武拉著楚王奔逃,跟伍員匯合在一起,而當伍員得知自己的祖父和父親都還身陷敵陣當中,他亦是焦慮萬分,只朝楚王躬身行一禮,便立刻是帶兵前去接應。
“觀從誤我,棄疾欺我!觀從誤我,棄疾欺我?!?
李然上前躬身行禮,并是攙扶起楚王。
“李然救駕來遲,還請大王恕罪!”
“李子明!射?!?
楚王見到李然,各種情緒一時涌上心頭,不知該如何言語,但又不愿在李然的面前展現出絲毫的軟弱來。
李然立刻將楚王是安置在一處大帳內,并是讓幾名侍卒照顧著,而他則是繼續關注著戰場的態勢。
之前李然下令葳尹宜咎和申無宇引兵前往襲擾,乘亂利用火矢射向吳軍大營,而這一次吳軍因為也早已有所準備,所以當即是勐烈反撲。
而自山上沖下來的楚國殘軍,也被吳軍直接圍住。伍員心系祖父和父親安危,立刻領兵去救。
“就在這朔月之夜,吳楚兩軍都一時陷入苦戰,因為雙方都用火矢對射,因此萊山腳下瞬間是化為一片火海?!?
孫武正在李然身邊,聽著遠處的廝殺聲,也顯得有些著急。李然自也不能坐以待斃,命人在營地外圍點燃了兩個大火堆,并且在此是設下伏兵。
隨后命孫武帶三千精兵前去接應蕆尹宜咎和伍舉等人。
孫武的領兵而去,而那兩處堆火也正好可以替他們引路。畢竟今夜實在太黑,若無火堆引路,恐怕也早已是亂了方位。
而由于楚人能看到火光,吳人也一樣能看得到。所以李然在此是設下伏兵,便是專待截殺來犯吳軍的。
李然在觀望了一陣火堆之后,本想去拜見楚王,但靠近營帳,一個侍卒卻在李然耳邊低聲道:
“大王已經睡下了?!?
李然看著營帳內的燭光搖曳,只待了一陣,長嘆一口氣,便來到大營門口。
有了大營外的兩堆大火引路,葳尹宜咎和申無宇很快也循路而回,而伏兵卻依舊是安然不動,僅有小股吳軍追來的,也僅是靠著從營中射出的亂箭便是將其逼退了。
于此同時,伍舉和伍奢也在伍員和孫武的幫助下,終于從亂軍之中是逃出生天。
兩相戰罷,夜半點兵,粗略估計此次又是折損了三千。李然命各處繼續是嚴加防范,以防吳人前來偷襲。
而伍舉此時再見到孫武,亦是百感交集,更是不由想起當年在朱方城時,他竟還想過要將孫武是置于死地。想到此處,他不由得亦是有些羞愧難當。而孫武則是對于穿封戌的就義之舉亦是顯得有些神傷。
李然又四下張望一番,發現然丹竟是不見了蹤影。想來他身為文官,無有防身之法,在這黑燈瞎火的戰亂中,恐怕已是兇多吉少。
正兀自擔心,卻聽到外圍一陣吵鬧,好巧不巧,竟是一隊士兵直接將然丹給安全的帶了回來。
李然上前一步,然丹有些狼狽的從馬上下來,看到李然不由苦笑,拱了拱手。
“右尹大人能安然得歸,委實令人欣慰!”
然丹聞言又再次苦笑一聲。
“丹不過是僥幸撿回一條命,敢問子明先生,大王如今何在?”
李然后退一步,并是側身指引然丹入了楚王的營帳之中。
且按下伍舉祖孫三代見面不表,李然又來見了孫武。
“長卿,眼下情勢依舊危機,應想一法子撤離此地了!”
“吳軍人多勢眾,現在眼看著就要天亮,待天一亮,吳人便會派人前來摸清我軍虛實。而我軍若一旦后撤,也必然會為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