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道:
“諾!那今日,臣便讓那些才人入宮,君上若有眾意的,可屆時告知臣,臣好另行安排冊封典禮,如此便也好給越國一個交代。”
孔丘所的這些,也大都是正常的外交禮儀。魯侯宋欲立越女為后,那越國方面自然也是需要提前知曉的。
在這件事定后,孔丘則是繼續言道:
“另外,還有一件喜事要告知君上,齊侯已經決定歸還夾谷之會上所答應的那三處地方,這些魯國之地如今能夠失而復得,實是君上之福啊!”
魯侯宋聽到這話,亦是不由大喜過望。
畢竟,能夠從齊國的嘴里把肉給奪回來,這對于積弱已久的魯國來,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而這一大的“政績”居然就這樣又是白白落在魯侯宋的頭上,這又怎么可能不讓他欣喜呢?
所以,魯侯宋也是不住的點頭,就連冠冕上的珠子都在那晃得是叮當作響:
“好!好!此事確是可喜啊!”
這時,孔丘則又是諫言道:
“君上如今乃是雙喜臨門,臣提議,可以議定君上大婚之時,行大赦之舉,以示君上之恩。”
魯侯宋聞言,自也是不會拒絕,揮手道:
“嗯,一切便由孔卿操持即可。”
“諾!”
孔丘應了一聲后,隨后躬身閃入一邊,直接又入了席。
這時,魯侯宋便又是喚道:
“不知諸位可還有事需要稟告?”
只見季孫斯這時又出列道:
“君上,臣還有一事,需得君上裁奪!”
魯侯宋開口道:
“哦?季孫大夫請講。”
季孫斯聞言,便繼續道:
“只因前不久,郈邑發生叛亂,直攪得我魯國是朝綱大亂。臣以為,我三桓的大邑已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不得不有所警覺!”
“更何況,我三桓的這三處城邑,其建制均不符合古制。臣今日提請,望君上應允我們三家,各自墮去這三座城邑的城墻!”
孔丘聽到這話,雖是心里有所準備,畢竟這一切他都是早就知曉聊。
但是,現在季孫斯居然大庭廣眾之下,直接斬釘截鐵的直接主動提及此事,卻還是讓他感到頗為驚喜。
而魯侯宋,也萬萬沒有想到,今日這可謂是“三喜臨門”。
他也沒想到,這季孫斯居然會第一個跳出來,并主動要求拆除自家費邑的城墻。
其實,要費、郈、成這三座城邑,也確確實實都是遠超了周禮所規定的范圍。
正所謂“王城方九里”。按照周禮,子、諸侯、大夫筑城的高度、廣度都是有定制的。
只不過,如今禮樂崩壞,漸漸的也就沒人再把這種規定當回事了。
而如今,季孫斯作為三桓之首,竟是主動提出要墮去三都。
魯侯宋在驚奇之余,又豈會拒絕?
只不過,他也有些摸不清楚這季孫斯究竟是真心還是假意。所以,他也只是先行試探道:
“這……季卿所言雖是有理,只不過……此三邑,皆是魯國境內的大城,是否有必要拆去城墻……此事恐怕還需從長計議啊!”
而季孫斯這時又豈能不懂得魯侯宋的顧慮,只聽他卻又甚是斬釘截鐵的回道:
“還請君上勿疑!”
魯侯宋瞇了一下眼睛,不由是望向了叔孫州仇和孟孫何忌。
他二人也是心領神會。
這時,叔孫州仇則亦是出列言道:
“君上,前者郈邑之亂尚歷歷在目,所以臣也不敢因私而害公,臣附議!還請君上,準臣先行拆去郈邑的城墻,以示誠心!”
孟孫何忌見狀,也自是不敢落后,便亦是趕緊出列言道:
“臣亦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