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光不成。
蘇州的三萬二守軍,傷亡一千三百人,俘三萬零七百。
這些兵馬是江南東道守軍,與常州府的府兵還不同,其中只有幾千是的蘇州府人氏,其他都是異地兵源。
對于蘇州籍的兵卒,罰入苦役營執役三月,修繕之前因火炮倒塌的城墻與城門,役滿后四十五歲以上卸甲還鄉,四十五歲以下入滁州軍預備軍。
其他府的兵卒,配到常州執役三月,執役后同樣是四十五歲卸甲還鄉,入滁州軍預備軍。
這一路收編官兵,都是這個政策。
不抵抗的官兵,直接清除老弱,剩下入預備軍;抵抗過的,則要先罰為勞役再整編。
二月二十二,蘇州府易主后三日,兩萬五降兵押往常州府。
二月二十三日,鄧健留下五千兵馬協助霍寶鎮守蘇州,帶了剩下兵馬,從水路前往松江府。
同日,仇威率四千兵馬出府城北上攻常熟縣,侯曉明率四千兵馬南下攻吳江縣,石三率四千兵馬東進攻昆山縣。
童兵出金陵,總共是兩萬兵卒,之前留在晉陵兩千人、宜興兩千人,進蘇州一萬六,三路兵馬帶走一萬二,就剩下四千人隨霍寶留守蘇州府城。
這七千人,加上之前鄧健留下的五千兵馬,總計九千人。
其中,一千人是霍寶親衛,隨霍寶駐扎在蘇州府衙。
兩千人后勤兵,看守五千降卒,開始修復蘇州府城墻。
蘇州府被圍了一次,如今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不足。
誰讓之前城中最大的幾個糧食鋪子,與兩處官倉都被焚燒殆盡。
霍寶直接下令,開了東西城門大營的糧倉。
同一日,在城中各處貼了告示,蘇州本地居民,可以憑借戶籍冊子,往衙門登記領取一旬糧食。
這糧食是按照人頭領取,壯丁每日一斤糧,老弱婦女十歲以上幼丁每日七兩,十歲以下小兒減半。
吃不飽,卻也勉強能裹腹。
只是想要藏匿人口,就不容易了。
另外這糧食,不是白給的,需要“以工相抵”,家中沒有成丁的,則是用銀錢補上。
糧食的價格,比照之前蘇州城里的糧價。
如此一來,也是解了士庶百姓的燃眉之急。
十日以后,地方差不多也平穩了,自然有糧商開通商路。
霍寶既留守蘇州府,肯定不會只等著各處捷報。
蘇州府,繁華不亞于金陵。
十幾萬人口,這樣的大城,又對白衫軍沒有歸屬感,想要真正安撫也不容易。
“清查人口,繼續整肅治安!”
霍寶將任務派了下去。
負責清查人口的是朱強,按照戶籍冊子,逐一入戶核查登基。
負責繼續整肅治安的是鄔遠。
鄔遠如今暫代霍寶的親衛隊長,沒有機會下去攻城,留在蘇州。
霍寶沒讓他閑著,讓他清查青樓、賭場、酒肆這些地方。
這些地方,最是容易藏污納垢。
金陵都有各處白衫軍的間人,蘇州自然也不能幸免。
蘇州人口這樣密集,要是被人蠱惑引民亂就不好了。
大家都有私心,加上顧忌幾萬守軍,行事都十分小心,并不像其他地方那樣展教徒。
不過有人的地方,就少不得紛爭。
蘇州府也是有彌勒教會的。
府城所在的兩個縣,各有一個會,就是沒有什么教眾,影響力不大。
霍寶整肅地方之前,就叫人將兩個會“請”到府衙。
兩個會,一個姓張,一個姓李。
前者是落第秀才,后者是個布商。
前者去年曾派子弟往亳州“覲見”小教主,后者早年曾在淮安府走商。
“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