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又成了少年第三百零九章患難情分霍五去霍大伯處,能不經通報,登堂入室,到了林宅,則是貴客。
前面一露面,立時有人往里傳信。
林師爺帶了林瑾、林給平安兩人迎了出來。
眼見霍五喜形于色,林師爺心中納罕。
滁州軍春天兵分兩路得了五個州府,眼下又準備“西征”,難道就有什么好消息傳回來?
朝廷各位大佬又犯蠢了?
還是蘄春軍那邊內訌的苗頭越發明顯?
蘄春軍倒成了滁州軍的前車之鑒。
就是滁州軍這邊,隨著勢力擴張,也該進一步集權,防止有什么分裂的苗頭。
霍五并不賣關子,直接道:“先生,霍順帶了大公子回來,前日從松江入江,明后日就到金陵了!”
林師爺聞言。打了個趔趄,差點跌倒。
林瑾、林平安忙上前扶住。
林師爺關心則亂,生出幾分畏懼來:“清文……是生……是死……”
人回來了是回來……尸骸回來也是回來……
父子生離十數年,林師爺想過做糟糕的結果。
霍五一愣,隨即搖頭道:“自是好好的,先生就放心吧……若是有不妥當,安勇也不會打發人先一步回來報喜!”
林師爺這才站穩了身形,對霍五鄭重作揖。
霍五忙一把扶住:“都不是外人,先生何須如此客套!”
林師爺卻是明白,這不單單是順手接人的情分,為了北上遼東衛,霍五差點折損了一個堂侄。
霍家五服之內的族人只有零星一個,堂侄輩分的更是只有霍順一人,要是真的為接人折損在外,林師爺日后心中也難安。
這半年來,霍順生死未卜,霍五卻沒有遷怒后悔之意,反而數次安慰林師爺。
林師爺心中如何能不感激?
如今總算有了好的結果,他更是對霍五感念之深。
霍五既扶他,他便也沒有再做什么,卻是對林瑾、林平安道:“你們父親平安歸來,全賴五爺大恩,你們需記得這份恩情!”
林瑾、林平安垂手聽了,雙雙行了跪禮。
兩人小輩,霍五不再攔了,只道:“碼頭那邊已經叫人盯著,你們倆這兩日騰出功夫來,好過去接人。”
林瑾、林平安鄭重應了,都帶了幾分激動。
林清文以罪臣之身發配遼東衛十幾年,骨肉分離,林家自然要親迎的。
林平安還好,就是真心為林師爺高興。
雖說還有林瑾這個獨苗孫子在旁,可林師爺最放心不下的還是遠在遼東的長子。
林瑾心情則有些復雜,有些近鄉情怯之意。
生身之父,弱冠之年就是中了三鼎甲,后在皇權變更中被連累成為罪臣,至今已經十幾年。
林瑾不記事就隨祖父逃亡,雖說后來林師爺畫過兒子畫像,可上面是文弱青年,與現下的林瑾面容有些相仿……
金陵碼頭,太尉府與林家都派人了盯著。
等到四月二十二這日,霍五父子、霍大伯爺孫、霍豹、牛清,還有林家爺孫三人,都早早的到了碼頭。
昨日傳回消息,霍順的船停駐在一百里外過夜,算算時間,今天中午前就能到金陵。
“并沒有走大都那條路,而是直接從高麗過來……幸好托了你九叔,要不然什么時候能回來還真是不好說……”
霍五對兒子唏噓道。
霍順去年六月帶了百十來號人北上,走的是陸路;如今水路回來,這坐船總不會是平白來的。
原來隨著黃淮、江南不安穩,遼東也開始不安穩。
同黃淮、江南的白衫不同,遼東是有北蠻部落趁機作亂,地方衛所早已荒廢,抵抗無力,就有些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