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順心中有了猜測,卻沒有找霍大伯與霍五求證。
血脈重要嗎?
不說別人,就說霍五、馬寨主、杜老八等異性兄弟,也不比其他人家親兄弟差。
再說鄧健,只是童養婿,可與鄧老爺之間比尋常父子之親都融洽。
只看霍五對南山霍氏族人與濱江霍氏的不同,就能看出在他心中是有遠近的。
南山村諸霍是一家人,所以霍五照顧孤寡,留霍六嬸、妞妞在太尉府,待虎豹、石頭等人如自家兒孫。
對濱江霍氏,則像跟親戚走動。
霍順想明白了,就拿起這張紙,點火燒了個干凈。
幾輩子之前的隱情,沒有必要眼下求證撕巴明白。
要是揭破此事,霍六嬸就不好繼續依附太尉府。
還有小一輩的聯姻,霍鄧聯姻、霍于聯姻、霍安聯姻,都要褪了成色,容易讓人說嘴……
如今滁州軍勢頭雖好,可沒有到塵埃落定之日,危機始終存在。
身為霍五親族,霍家人真正為滁州軍能做的不多,那就盡量別拖后腿。
霍五還不知霍順這個侄兒心思通透,通過諸霍子弟名字就推測個差不離。
不過也就是霍順這個年歲,知曉各家長輩名諱,換做是石頭、虎豹兄弟,知曉高祖名諱,自己這房曾祖、祖父、父名諱,哪里會曉得其他房頭伯叔曾祖名諱?
至于外人,更不會是想到霍氏血脈還有隱情。
至于為什么濱江霍氏按照范字起名,南山村霍氏起名沒有排序,大家也能想明白。
南山村霍氏是農戶人家,大名起周全了都不容易,哪里還會想著范字不范字。
至于濱江霍氏,卻是書香門第、鄉紳人家,族譜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自是有自己的范字。
其實在外人看來,霍五與濱江霍氏認親,更像是給自己面上添彩。
實在是屠夫的出身不體面,才與濱江霍氏認親,好打著“名門之后”的旗號。
起碼在滁州地界,霍氏還是有人認的。
滁州軍進金陵,私下里念叨霍氏粗鄙的人家不是一家兩家,只是沒有人敢拿到臺面上。
如今霍順回來,太尉府放出要給他擇繼室的消息,霍家的根底又被人拿出來念叨一回。
賈宅。
甄氏因保胎的緣故,卸了管家事務。
只是她在家是長女,出門子就是長媳,慣是張羅事兒的。
之前甄家就抱了與滁州軍聯姻的心思。
作為金陵有名的士紳人家,他們也覺得自己有這個資格。
只是讀書人想的多,即便滁州軍看著上下齊心,在他們眼中也少不得上面頭目勾心斗角,為了忌諱不想與其他元帥府聯姻,將目標放在了太尉府這邊的關系。
結果霍五父子這邊沒戲,霍氏親族那邊又白折騰一場。
如今金陵城里說起甄家那位“宜男”的二娘子,都當成了笑談。
偏生那個時候,馬寨主擇了史家二姑娘為繼室,杜老八擇了郭家女。
甄家上躥下跳一場,什么也沒撈到。
甄二老爺還與霍洪這個昔日師兄弟疏遠了,很是得不償失。
賈甄氏作為出嫁女,也受了牽連,很是生了一肚子閑氣。
她素來以娘家為傲,不覺得是娘家勢利鉆營,只當是丈夫、小叔子不盡力牽線。
等到馬寨主擇了史家,賈甄氏將史家也怪上了,只當是史家算計,自己小叔子對親家比對甄家更好。
甄家與賈家平素往來最親近,也賈演的岳家,論起來與賈源沒有什么關系。
史家卻不同,史今是賈源至交好友,兩人還約定為兒女親家。
之前有王氏這個繼母壓制,賈老爺也是個偏心的,兄弟兩個相互扶持;如今情況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