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重陽跟桂五、桂春走在前面,聽了喝一句,嘴角抽了抽。他想起來,就是張爺爺與張家人先叫他“小三兒”的。他能直接與江氏說莫要叫自己“小三兒”了,卻不好直接跟張家人這樣說,那樣太不禮貌。
梅氏道:“有老五在,他不敢。”
至于小重陽之前以梅朵生母下落之事恐嚇敲詐梅童生之事,沒有必要對外人講,梅氏便隱下未說。
張大娘點頭,倒是沒有生疑。素來吝嗇的梅童生肯掏出十畝地、十幾兩銀,不就是看在桂五面上?就是李發財家,向來只有進的,哪里有出的時候?這回不是也乖乖地賠了楊木。
因為這兩件事,桂五在村里的威望倒是一直達到巔峰。就是與桂二爺爺家做了幾十年鄰居的張家上下,在桂五面前不敢太隨意放肆。
說話的功夫,就到了桂二爺爺家。
江氏拿著掃把從上房出來,想要跟大家一起卸東西,被桂二奶奶止?。骸斑@么多人呢,你好生待著?!?
饒是如此,江氏也不好真的抄手看著,便拿著小件東西,幫梅氏姑侄子收拾屋子去了。
桂五、桂春等卸下行李,又回去老宅搬書柜去了。
桂重陽依舊是與桂春同住,卻不是在東廂,而是上房西屋。還是桂五提出來的,雖說只是暫住兩月,可要是按照桂二爺爺安排,東廂兩間屋子就要住五人,實在太擠了些,更不要說還有桂春與梅朵這未婚夫婦在,抬頭不見低頭見,到底不方便。
桂春搬去西屋,就空出來一間臥室,不好讓梅氏姑侄去住,楊氏便挪了過去,將自己的屋子騰出來給梅氏姑侄。
梅氏帶了幾分不安,連聲跟楊氏道謝。
楊氏笑道:“都是一家子,外道什么?你們姑侄兩個要支繡架,那屋也亮堂些?!?
梅朵跟在姑姑身后,不安中卻是松了一口氣。挨著住與一個屋住到底不一樣,之前以為會與楊氏一屋住,梅朵一直提心吊膽。
桂二奶奶直接去東屋跟老爺子說了寫婚書的事,需要寫婚書,還需要媒人見證。桂二爺爺想了想,拍板道:“宋家有婚書,請宋婆子來一趟!”
這宋婆子是村里的媒婆,之前桂家因桂春的事托過她,卻是推三阻四。不過眼下用著了,桂二奶奶也不會賭氣不找人,便道:“那老婆子就走一遭!”
到了堂屋,桂二奶奶直接去了西屋,桂重陽正整理書箱。
桂二奶奶猶豫了一下,招呼桂重陽道:“走,陪老婆子去趟宋家。”
桂重陽應了一聲,隨桂二奶奶出來。
對于村上這個宋家,他也有幾分好奇。宋家是木家村的老戶,男子父子傳承世代為醫,女眷這里婆媳傳承世代為媒人,還能替人接生,都有一技之長,是村里過日子離不得的人家。只是人丁單薄了些,比不上桂、梅、楊、李四姓人口多。
桂二奶奶沒有立時就走,站在院子里喊楊氏道:“中午再添兩道菜,我帶重陽去請宋婆子!”
楊氏立時應了,又問道:“要不要單預備兩只雞出來?”
桂二奶奶點頭道:“中?!?
吩咐完兒媳婦,桂二奶奶這才帶桂重陽出來,一邊走一邊道:“在村里過日子,有幾戶人家是不能得罪的,一就是這宋家。要不然沒地兒瞧病去。鎮上的醫生死貴,誰敢去看哩。就算不看病,這家家都要娶媳嫁女添丁,也是離不得宋家!他家大孫子就在村塾上讀書,以后你也能見著,和睦相處的好。”
桂重陽應了,道:“不能得罪的還有旁人家嗎?”
“林家也要供著!”桂二奶奶道:“民不與官斗,林家有族人在京里做官,不是咱們小老百姓能得罪得了。況且林家人厚道,當年你三奶奶賣田時算是拉了咱們桂家一把,這些年又常拿來糧種給村里,都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