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夏稅與秋稅連上了,所以村祠堂這里堆著的糧食確實不少。
有的村民樸實,只想著自己不吃虧,拿回自家的那份;還有那等貪心的,少不得想要渾水摸魚多占些。這是糧食,既能填飽肚子,也能轉手賣錢的東西。
因此,祠堂這邊一片混亂。
事關自家的糧食,楊氏哪里還顧得上買豆腐,立時急匆匆回家去叫人。
等桂二奶奶與桂五過來時,祠堂的糧食已經去了一半。
因為張家父子在,桂家的五石糧食都已經搬到一旁,只是桂家幾口人暫時也拿不了這許多,就站在一旁看熱鬧。
杜里正并不說話,幾個族老拄著拐杖看著,一會兒呵斥這個,一會兒吆喝那個,嗓子都要喊啞了。
隨著今年免稅的消息傳出去,來祠堂的人越來越多了。
除了男丁之外,不少婦人也帶了孩子過來,祠堂里更加鬧騰。
等到中午飯時,祠堂里依舊亂糟糟的。
桂二爺爺與桂春卻是得了消息過來,都是滿臉歡喜。
五石糧食,可不是小數,還真是皇恩浩蕩。之前聽聞天子遷都,小老百姓都覺得事不關己,沒想到還有這等好事掉到頭上。
爺孫兩個推了獨輪車過來,桂家幾口人抬了幾袋子的糧食,樂呵呵地直接往長房去了。
梅氏姑侄閉門家做繡花,自然不知外頭的消息。見到二房幾口人過來,本還意外,待知曉原由,也都是眉開眼笑。
人就是這樣,明明這糧食本是自己交上去的,可既是退回來,總覺得占了大便宜。除了便宜之外,就是之前夏稅的“欠稅”的事始終是隱患,如今夏稅都免了,那“欠稅”之事自然成了笑話。
“看來天子遷都,對百姓來說真是好事呢。”梅氏看著幾袋子糧食,心滿意足。
按照規矩,不管夏稅還是秋稅,交的都是脫皮的米,而不是直接拿糧食交。
長房名下六畝下田,十九畝中田。下田還好,收的是糜子;那十九畝中田,因為之前是佃戶種的,租子也都給的梅家與楊家,長房預備交稅的這幾石小米還是提前買的。
小米都是新小米,拿回來自家也正好能吃。
不過當初交稅,兩房是一起交的,其中也有二房的六畝下田。下田是兩畝算一稅畝,這五石糧食里還有六斗是二房的。
梅氏在拿了口袋出來,將這些分出來。剩下的四石多糧食,參合上糜子與米面等細糧,差不多夠長房四口人一年口糧。
“今兒重陽生日,晚上我們過來吃。”桂五道。
梅氏自是無話說,立時道:“那感情好,重陽肯定歡喜。”
因到了中午飯時,梅氏留二房幾人在這邊用飯。桂五笑道:“二嫂都預備好了,晚上我們再來吃好吃的。”
梅氏就沒有再留,目送著二房祖孫三代人離去,方回轉過來。
梅朵小聲道:“姑姑,杜里正這回是不是丟大人了?”
夏稅不說,交的時候朝廷恩典還沒有下來;可這秋稅,別的村都沒有開始交,就木家村習慣了每年早交,如今就坑了杜里正。
杜里正說他消息得晚了,有的村民相信,有的村民則是壓根不信。
相信的人,要是多想想,就會曉得這其中蹊蹺,杜里正在糧長與縣衙那邊,似乎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樣有底氣;不相信的人,少不得懷疑杜里正想要欺上瞞下,密下這一批糧食。
不管怎么樣,杜里正的威望都受到打擊。
杜家,不管是不是當年的幕后兇手,現下對“西桂”心存不善是真的。看著杜里正狼狽,梅朵自然巴不得看熱鬧。
梅氏走到廚房,看著幾石小米心滿意足。
其實大家交農稅,像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