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就帶了梅小八給二房送東西去。
兩人剛進院子,就聽到上房傳出說話聲:“二叔,都是桂家人,怎么能讓一個外來戶趴在頭上。明曉得朝廷免了秋稅,卻還折騰大家伙一回,為的是什么?我們繳的是好糧食,拿回來的卻是米糠,再沒有這樣欺負人的!”
又有一人道:“是啊,二伯,可不能就這樣算了,誰曉得下回會怎么欺負人!要不是朝廷減免今年農稅,小重陽那邊就上了欠稅單子了!杜家到底想要干什么?這算計咱們桂家一回又一回!”
桂重陽站在屋檐下,心中冷笑。
能這樣稱呼桂二爺爺的,除了“東桂”中人再無旁人。
前天村民哄搶村祠堂里的糧食,“東桂”因為住得遠,加上在村里人緣不好,沒有人去告訴他們,最后才得到消息,卻是晚了一步。
不僅沒有取回足夠的糧食,就是拿回去的糧食也半數是米糠。
“東桂”人丁茂盛,口糧也需要的多。或者這一成地里產出的糧食對別人家是錦上添花,對“東桂”就是能不能吃飽飯的問題,自然是頂天的大事。
“東桂”如何肯吃虧?
家中男丁多,招呼一聲就著了十幾人,昨天一大早就想要去杜家說理。
還沒有到杜家門口,就見杜門開了,杜家的馬車出來。
“東桂”諸人剛想要上前堵人,結果就看到后邊“呼啦啦”出來十來個健仆,都是牽了馬匹。
眾人一遲疑,那些人就上了馬,簇擁著杜家馬車呼嘯而去。
“東桂”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到底慫了。
不過那是糧食,還不是別人的,而原是自家的,就這樣少了一半,誰能樂意呢?
琢磨了一天,“東桂”不敢與杜里正直接叫板,就想起在鎮上開鋪子的桂五。鐵和尚出面罩著桂五的事,別的村民聽說了,自然也傳到“東桂”耳朵里。
這不,今天就來了兩個族人,上門尋桂二爺爺求援了。
二房也才用了飯,楊氏在廚房洗碗。
桂重陽看見,就沒有直接進上房,而是去了廚房。
“重陽來了?快屋里坐去,看著你二爺爺點兒,東邊的人嘴能說呢,別讓他們糊弄人!”楊氏見了桂重陽,露出驚喜來,直接道。
瞧著那樣子,防“東桂”如蛇蝎。
桂重陽將手中包裹遞上去,道:“侄兒頭午去鎮上抓藥,中午去五叔家吃的,這是五嬸讓帶回來的。”
楊氏沒有急著接包裹,立時擦了手,拉著桂重陽,好生瞧了一遭,道:“換上厚衣裳了?這是著涼了?大夫怎么說?”
“就是有些秋咳,是老毛病了,不礙的。”桂重陽忙道。
“可不敢小瞧這些毛病,開了藥了?可不能拖,拖成了肺癆可了不得!”楊氏依舊擔心道。
“呸呸呸!哪有你這樣咒孩子的,不會說話就別說!”桂二奶奶正好過來,聽了這一句,忙訓斥道。
楊氏立時跟著“呸呸呸”,道:“是我糊涂了,這句話收回收回,就當沒說過!”
桂重陽與梅小八忙給桂二奶奶見禮,桂二奶奶看著桂重生身上夾棉衣裳皺眉道:“這才九月中了,你姑姑怎地就給你換了夾棉衣裳,這晌午還熱呢!”
老太太嘴里說著,心里也在感嘆。到底是沒有生過孩子,不會帶孩子,現在就穿上夾棉衣裳,只會叫孩子越來越怕冷,到了正經入冬后,穿厚棉衣服也會畏寒。
桂重陽道:“孫兒之前都在南邊生活,有些不適應北邊的秋寒,就跟姑姑說加了衣裳。”
老太太一聽,倒是不好再說梅氏什么。
桂重陽又說了去西集鎮抓藥的事,桂二奶奶點點頭,更不好說穿衣的事。
這都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