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家佃地的事,村里不少人家都觀望著。
人人心里都有桿秤,當年的事情桂家的過錯不說,過后確實是村里人待桂家不厚道。
要說因那次丁難,桂家對不起楊、梅、李三家,那對不起桂家的也有三五家。
有的人家,是欠桂家五兩丁銀,故意鬧得桂家人不受人待見,好趁機賴掉自家的欠債;有的人家,則是跟李老太太似的,受過桂家的恩惠,生怕桂家精窮了,纏上自己,才主動與桂家劃清界限。
如今桂家又起來了,會不會記仇?會不會報復?誰心里也沒底啊。
觀望了兩天,桂家佃戶的事塵埃落定。
六百畝地,十幾戶佃戶,辭了兩戶,其他人家繼了合約,眾村民松了一口氣。
不過,待曉得那兩戶人家是誰家外,他們又糊涂了,桂家這算記仇不記仇?
之前與桂家長房因“夏稅”有嫌隙的柴家人被辭了,“東桂”老太爺的三子也被辭了。補上的兩家也不是別人,一個是張家老二,一個是梅金柱家。
要是被辭佃的是別人家,說不得還能四處哭訴,串聯其他佃戶求個情之類,可這兩家一家最是巴結杜里正,是杜家多年的狗腿子,但凡有能欺壓佃戶之事,都要帶個頭,渾似他們不是佃戶,反是地主老爺似的;一個出身“東桂”,素來仗著兄弟子侄,爭地搶水每年都要來一遭,最是惹人厭。
這兩家被辭了,其他佃戶既是拍手稱快,也是心里發緊。
這兩家實打實與“西桂”有怨。
柴家且不說,那“夏稅”的事情沒過多久;“東桂”桂老三那里,當年桂里正沒了后,帶頭排擠欺負“西桂”老幼婦孺的就是他。
至于新得了地的張家與楊家,那也不是走狗屎運,只能說好人有好報。
不過隨即,眾人就不繼續幸災樂禍或是隔岸觀火了,因為桂家的地沒有佃完,手中還握著幾十畝。
不是桂春逞能非要留要幾十畝地自己種,而是楊家那邊接了百味香豆皮的買賣,還有那兩個小配方,父子幾個商量了一下,便只新佃了十畝地,多了精力不足。
張二這里,也不貪多,也只佃了二十畝。
可桂家從柴家與桂老三家收回的地有八十畝,這就剩下五十畝地。
至于之前桂家二房從梅秀才手中買的那五十畝地,依舊是佃了梅氏族人,倒是并無變動。
還有就是桂長房的十九畝中田,之前是交給桂春種的,因為以后桂春要總理這些地,桂重陽便勸他也佃出去。
往桂二家宅子溜達的村民又多了。
*
秋高氣爽,又是新的一天。
桂家老宅,早飯擺了出來。
村塾里要開課了,桂重陽與梅小八又早起上課。
早點吃的是紅棗饅頭,紅糖花生餡的,香甜的不行。
桂重陽素來吃八分飽,吃了一個半就放下了;梅小八那里,卻是嘴饞顧不得,一連吃了三個,還要去夠第四個。
還是梅氏攔了,道:“中午也帶這個,喜歡中午再吃。”
梅小八“嘿嘿”兩聲,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道:“姑姑做的太好吃了,俺都吃胖了。”
梅小八十歲,正是抽條長身體的時候,之前在梅家時也沒凍著餓著,可到底比不得桂家這兩月吃喝好。他本就個子比同齡孩子高些,如今又抽出一寸多,看著比桂重陽個子還略高。
梅氏笑道:“哪里胖了?之前單薄了,如今正好。”說到這里,看到旁邊的桂重陽道:“以后重陽也多吃些,可別讓你表弟趕過去。”
桂重陽輕哼道:“只長個頭,不長心眼,有甚用?高了也是個大傻子!”
梅小八原本還得意自己長的高,聞言耷拉下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