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句“今天不用等我吃飯了。”之后,馮雪便離開了家門,再次來到了位于筒子樓地下室的入口處。
昏暗的燈光本身也賦予了殺手最佳的潛行環境,馮雪相信,只要不是一群足以把過道擠得嚴嚴實實的胖子過境,基本上沒人能發現的了他。
沒錯,馮雪所謂的知道原因的組織就是這里了,他堅信一個郭嘉機關就算再怎么廢物,這種大范圍的異常總不會視而不見才是。
既然這個秘密基地是建設在地下的,那么內部人員總要出來曬曬太陽,感受一下地表的環境,不然總有一天會因為長期不見陽光而產生各種各樣的病癥。
之前馮雪一直是抱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心思在守株待兔,不過現在的情況有些怪異,他當然做好了一直等到有人進出這個暗門為止的打算。
不過有些時候,事情的發展就是這么扯淡,以前天天來,卻從來沒有見到過人,結果今天明明做好了堅守個幾天幾夜的念頭,結果還沒兩個小時,門便被打開了。
馮雪也來不及去觀察究竟是誰這么貼心幫他打開了大門,整個人彎下腰來,輕巧的從開門者腰邊的空隙鉆了過去,而那人卻絲毫沒有發覺在這幽暗的環境中,有什么從自己的身邊經過。
木門后的環境并沒有一下亮堂起來,不過這也難怪,畢竟如果門后有燈的話,只要一開門,這個暗門便會如同深夜中的探照燈一般顯眼了,這明顯是只有傻嗶——才會做出的涉及。
馮雪小心的收斂著自己的氣息,用精神力將自己包裹起來的同時,模擬出類似于死物的波長,這能讓人下意識的忽略掉他的存在。
隨后,開始向前移動的馮雪便發現了一個坐在門邊不遠處拐角的老頭,昏暗得和蠟燭差不多的光線中,老頭正拿著一本不知道寫了什么的線裝書正在不過馮雪很懷疑這種亮度究竟能不能看清楚紙上的文字。
不過他并沒有靠近的意思,能在郭嘉特殊機關做守門人的,如果不是吃空餉的關系戶,那就一定是有兩把刷子的,看對方的年齡,后者的可能性還要大些,為了安全起見,還是繞過去吧。
馮雪這么想著,貓著腰,小心的從光線最為昏暗的角落里鉆了過去,從始至終都沒有產生一絲一毫的聲音。
走過了一段走廊,又拐了兩個彎之后,光線便漸漸地亮了起來,馮雪開始注意到一些房門的出現。
這里的布局是一個“王”字形結構,中間是過道,兩邊是排列的整整齊齊的大門。
不過觀察了幾次之后,馮雪卻發現了一些規律,在入口方向的這邊,是十來個門牌是各種三位數的數字的房間,這些房間的門牌號并不連貫,而是仿佛隨喜好隨意設定一般,就比如掛著123門牌號的門旁邊,卻是掛著444號。
而在另一側的房間,則掛著人名。
不,不只是人名,在最接近入口的位置,是兩個分別寫著更衣室·男和更衣室·女的門,看樣子這些掛著人名的大概是干部級別吧?不然怎么會有屬于自己的更衣室?
但是另一邊帶數字編號的又是什么玩意呢?看這種簡單的安保條件,應該不是檔案庫吧?
馮雪為這次潛入做了很多準備,比如帶上了一個類似于信號發射器的小玩意,這東西會發出一種并不算強烈的電磁干擾,能夠讓一定范圍在攝像頭下,變成一團類似于電路不穩定而造成的馬賽克一樣的狀態。
不過馮雪并沒有一直開著,畢竟電磁波這種東西,別說是電磁系的超能力者了,就算是一臺老式錄音機都會發出噠噠噠的電波聲。
不過這個玩意對于探門來說,卻是一種相當好用的道具,在不知道門對面是什么的情況下,開著這玩意開門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被攝像頭直接掃到。
馮雪將覆蓋范圍調整到比門框稍大一些的程度——他可不會犯那種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