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算了一遍后,喬治一世發現盡管保加利亞軍隊更多,但是伊斯坦布爾地區臨近君士但丁堡,保加利亞的軍隊要承擔這次戰爭的主力。
對于希臘陸軍的戰斗力還是信心十足的,要不是擔心保加利亞做了漁翁,希臘政府都準備單挑奧斯曼帝國了!
“好,斐迪南!我代表希臘政府賭了!把這一條也寫進條約里,你可不要后悔?”喬治一世自信的說
斐迪南微微一笑,等希臘陸軍上場表現后,到時候有你哭的!
1895年8月12日,斐迪南同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在索非亞的郊外莊園內,簽訂了大名鼎鼎的《巴爾干條約》,標志著巴爾干同盟的初步建立!
條約規定:1、針對奧斯曼帝國兩國互相承擔國防任務;一旦兩國中任意一國同奧斯曼帝國發生了戰爭,另一國家也必須無條件的向奧斯曼帝國宣戰。
2、爆發戰爭前三個月內,必須要通知對方提前進行準備,不然對方可以在戰爭爆發一個星期后再加入戰爭!
3、戰爭爆發時間,必須在五年之后,不然保加利亞將有權延遲一個月參戰!(這是斐迪南提出的,理由是保加利亞剛剛打完塞爾維亞,需要修養生息。)
4、關于戰利品問題,單獨作戰原則上先到先得,聯合作戰中以殲敵數量作為評判標準。(免得一方看熱鬧)
……
除了密約外,保希兩國還簽訂了友好商貿往來條約,當然簽約的不再是斐迪南和喬治一世,普通條約自然是雙方外交部負責搞定了。
內容包括:1、兩國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方便兩國直接的商貿往來。
2、兩國加強民間合作,鼓勵文化交流。
……
給希臘人挖了一個深坑后,斐迪南心滿意足的回到了王宮。既然希臘人不上道,那么就怪不得他手黑了。
不過保加利亞的戰略,又要發生小幅度的改變了!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也不一定要阿爾巴尼亞,全據馬其頓,加上色雷斯、伊皮魯斯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
事實上斐迪南并不在意“巴爾干同盟”,19世紀末的希臘陸軍戰斗力,實在是令人懷疑。
塞爾維亞已經廢了,至少二十年內的巴爾干戰爭中不會出現他們的身影。二十年之后,如果不被奧匈吞并的話,想出來冒泡也晚了。
門的內哥羅(黑山)體量太小,就算是爆肝爆腎,最多也就湊出兩三萬軍隊來,打打醬油還可以。
建立聯盟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希臘人打氣,鼓勵他們出來挑戰奧斯曼帝國。要是能順便借土耳其人的手,像歷史上一樣廢掉希臘就完美了!
要是喬治一世知道斐迪南的真實想法,不知道會不會被氣死!現在他正自信滿滿的返回雅典。由于斐迪南要求將戰爭時間放在五年后,希臘政府現在連備戰工作,都還沒有開始做,當然想做也沒錢!
斐迪南還不知道,在太謀算希臘的時候,也有人打上了他的主義。第二次保塞戰爭之后,保加利亞就進入有心人的眼中,這次對外借款又成了一次列強的博弈!
自從保加利亞的貸款計劃一提出,就引起了列強的關注。外交大臣梅捷夫、財政大臣肯尼迪、首相康斯坦丁都成為了各國財團公關的重點。
當然,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現在德奧兩國、法俄兩國分別聯手組成了財團,大英帝國自然還是單干了,除此之外美國、丹麥、荷蘭、瑞典、比利時等國的銀行財團也參合了進來。
保加利亞又將面臨一次外交抉擇了,拋開其它的不論,德奧和法俄當中保加利亞必須要做出抉擇了!
選擇德奧好處是:長期貸款后面可以不用還,反正世界大戰一爆發,德奧就沒有沒有能力來收債了,大戰過后,或許保加利亞一百列弗就可以清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