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約法三章”還是很有效的,自從斐迪南的承諾一出,帶路黨的人數暴增,保加利亞政府的工作也順利了很多,巴爾干各族民眾自發的配合!
和之前為了推翻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不一樣,現在為了獲得土地,為了未來的美好生活,干勁更加十足了!
……
前線一名第六步兵師一團三營二連,剛剛送走了一批志愿者,苦笑的問:“這是第幾波了?”
副官郁悶的回答道:“連長,今天這是第三波,現在才是上午,估計下午還有幾波!”
連長欲哭無淚的說:“這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啊?我們是過來打仗,現在都成了支援者接收站了!”
副官點了點頭,感嘆說:“奧斯曼帝國也太能折騰了吧,這么多人都和他們有深仇大恨!看來泰基爾達官員也是夠狠的,我們一到這里就有這么多人來幫忙!”
連長搖了搖頭,說:“要是真是這樣就好了!政府下發的文件你都看過吧?他們中除了一小部分人是真的愿意幫我們大多數都是為了土地來的!”
副官驚呼到:“啊!難道我們真的要把土地分給他們?”
“當然!大公以家族名義擔保的,難道還能反悔不成?不過也不用擔心,功勞不是那么好立的,大多數人最后也就能拿些錢財獎勵罷了,不會和我們搶土地的!”連長翻了一下白眼說
……
如果是保加利亞政府的承諾,普通民眾可能會懷疑,畢竟這個年頭政府的信譽都不咋的!
但是斐迪南用哥登堡家族的聲譽做了擔保,就再也沒有人懷疑過他會反悔!
沒辦法這個年代民眾們就吃這一套,19世紀是貴族的世紀!這是一個家族榮譽高于個人生命的時代,壓上家族聲譽就意味著斐迪南必須要完成!
當然好處也是巨大的,不經意間斐迪南也獲得了巴爾干各民族的認可,獲得了巨大的聲望!
……
第一集團軍最高指揮部,參謀長彼得羅夫正揮舞著指揮棒,在地圖上指指點點!
“你們看,這里是恰塔耳賈,我們進入君士坦丁堡的必經之地!
奧斯曼人在這里建立了嚴密的防御工事,配有大量的野戰炮,而且他們岸炮也可以進行支援!
根據我們的情報,在亞美尼亞人起義后,奧斯曼帝國就遷都到了安卡拉,但是他們仍然沒有取消君士坦丁堡的首都地位!
在這里有三萬大軍常駐;奧斯曼東色雷斯集團軍,在卡拉加奇河戰役失敗后,也撤退到了君士坦丁堡,這部分約有兩萬五千余人;還有蘇丹政府從小亞細亞半島調來了四個師的援軍,大約五六萬人。
也就是說我們面前區區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超過十萬人的奧斯曼軍隊!
并且蘇丹政府這會兒正在進行擴軍,一旦戰局吃緊,奧斯曼帝國亞洲軍隊還可能繼續增援!”
聽完參謀長的介紹,大家都是愁眉苦臉的,擺在第一集團軍面前的形式非常不利!
十萬奧斯曼軍隊,就算打個對折,那也有五萬正規軍!如果是野戰大家可以不屑一顧,隨便三個保加利亞師都可以搞定他們!
但是奧斯曼人玩起陣地戰,就令人頭疼了,此刻君士坦丁堡內外都是一個大戰場!
為了君士坦丁堡的防御戰,奧斯曼帝國連部署在奧斯普魯斯海峽的岸炮,都掉轉了炮口!
戰壕+鐵絲網+重機槍的組閣,就足以令任何對手頭疼,要是再配上了重炮,就更加無解了!
波波夫猛然一拍桌子,說:“都給我打起精神來,不要一副擺出苦瓜臉,不知道的還以為老子打了敗仗呢!
奧斯曼人很可怕么?一群被我們壓著打的手下敗將,就算擺起了烏龜殼,又能怎么樣?給老子敲碎他們的烏龜殼,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