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天,是繁花似錦,綠樹成蔭。正在踏春的斐迪南,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陛下,你要求的低價汽車,我們已經研發出來了,快和我去看看吧!”艾倫海德堡就像小孩子一樣,跑過來獻寶似的說。
20世紀初,汽車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了,無論是實用性,還是安全性,較之19世紀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已經開始取締馬車,成為了豪門貴族新的玩具。
早在1769年,法國人n·j·居紐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的三輪汽車,從此開起了人類的汽車時代。
但是蒸汽機汽車,由于它的各方面性能太坑,并不具備普及性,直到1897年,德國人魯道夫·狄塞爾成功地試制出了第一臺柴油機,才發生了改變!
柴油機的出現是動力工程方面的一項偉大的突破,它的出現不僅為柴油找到了用武之地,而且它比汽油省油、動力大、污染相對較小,是當時汽車最好的動力系統之一。
1883年8月15日,戴姆勒和邁巴赫發明了汽油內燃機。1885年,德國人哥特里布·戴姆勒發明了第一輛四輪汽車,又開起了汽車新的時代。
1900年前,繼德國、法國之后,美國、英國和意大利出現了多間這種作坊式汽車生產公司,1900年歐美共生產了汽車9504輛。
熟知汽車重要性的斐迪南,當然是也跟進了!在1901年,保加利亞就自主研發出了第一款汽車——波爾!
“波爾”的性能在當時來說,也算是世界先進水平,它能夠以時速15.1k速度,持續行駛3.5個小時,還配備了后世人們熟知的離合器、方向盤、變速器等裝備!
可惜,和這個時代的汽車一樣,它的穩定性極差,基本上跑上幾百公里,就要進行一次維修。并且無論是生產成本,還是維護成本都是十分的高昂,不具備普及性!
不過斐迪南還是沒有死心,反而是繼續加大資金投入。畢竟這個時代,汽車工業才剛剛起步,全世界都是手工式作坊,都在摸石頭過河!
人們對汽車工業的重視還不夠,基本上都是個人在推動汽車工業的發展,財團們還沒有覺察到這里面蘊含的暴利!
有句話說得好,科學技術的進步,都是用無盡的資源堆出來的!
在斐迪南持續不斷的投入下,保加利亞的汽車工業,總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
繼“波爾”之后,1904年,又誕生了“波爾二代”,第二代波爾的性能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它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考慮到了乘客舒適性,優化了汽車的結構,汽車的美觀性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并且在穩定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總算擺脫了天天修車的煩惱!但是它的優越性能,是建立在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的!
所以這款車也不是斐迪南想要的,它那高達的1.6萬列弗的生產成本,就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再加上研發成本和利潤后,最終豪華版的“波爾二代”,這就需要五萬列弗的售價(約合2000英鎊),就注定了這只能是富人的玩具,想要靠它推動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還是算了吧!
沒辦法,研發成本投入太高了,市場又太小產量太低,生產成本怎么也降不下去!
截止1907年底,保加利亞三年多時間內,共生產了8000多輛“波爾二代”,因此它也成為了東歐地區最暢銷的汽車品牌!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到了1907年“波爾三代”也被研發了出來,同樣這也是一款富人的玩具,它無論是舒適性還是安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可惜它的成本仍然是居高不下!
在這種背景下,斐迪南向設計師們提出了:設計一種不加裝飾、結實耐用、容易駕駛和維修,對道路要求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