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艾哈邁德的選擇沒有錯,他們才剛剛出動,就被保加利亞的情報人員給發現了,但是等保加利亞海軍主力趕過來的時候,他們早就桃之夭夭了。
畢竟也就那么點兒距離,想要跑還不是太簡單,初出茅廬的保加利亞海軍就遇到了第一個難題!
不是打不贏敵人,也不是找不到敵人!問題是敵人更本就不和你決戰,躲在港口當烏龜。好不容出來一次,還沒等你過去,人家又縮了回去,你能拿他們怎么辦?
還好,奧斯曼帝國真的腐朽了,就像一個篩子一樣,根本就做不到保密,保加利亞可以輕易的搞清楚他們海軍主力的駐地,否則還會更加被動!
對于海軍的行動遲緩,斐迪南也無能為力,如果是陸軍的話,保加利亞還有幾個拿得出手的將領。
海軍么?光看海軍大臣都是陸軍上將充任的,就知道他們是什么樣的狀況了!
哦,沒辦法,訓練他們的法國教官、俄國教官,都是基層軍官,這種指揮作戰還是讓他們自己摸索吧!
這次戰斗的指揮官布爾蒂亞上校,就是斐迪南在矮個子里拔將軍,給提拔上來的,成為了索非亞號的首勝艦長。
曾在俄國黑海艦隊服過役,參加過馬爾馬拉海戰役和臺灣海峽戰役,算是戰斗經驗豐富的,不過指揮大艦隊作戰還真的是頭一回。
除了他以外,保加利亞海軍中還有不少人都是從黑海艦隊幸存者基層軍官中挖過來的。
至于為什么只挖基層軍官,原因很簡單,高層軍官雖然有指揮能力,但是斐迪南不敢用!
誰知道圣彼得堡突然給他們下一個命令,他們會選擇聽誰的?
而基層軍官就不同了,被挖過來的同時,一家老小也跟著移民了過來,能力可能不夠,但是忠心度夠高呀!
布爾蒂亞現在的壓力很大,這是他獨立指揮大艦隊作戰的第一次,也是保加利亞海軍的第一次戰斗!
如果在這次戰斗中表現好了,那么他的前途是一片光明,反之就可以準備退役了,擁有絕對的實力優勢都拿不出戰績來,還資格繼續在軍中混么?
由于再三后,布爾蒂亞做出了一個無奈的決定——分兵!一面繼續進攻,一面看住奧斯曼帝國海軍。
事實上,他早就該做出這個決定了,畢竟保加利亞海軍有一點,是奧斯曼帝國海軍無法彌補的優勢——速度!
憑借這個優勢,再怎么樣,也不會被奧斯曼海軍逐個擊破的!反而改可以襲擾奧斯曼帝國的沿海城市,只要隔三差五的給我來幾炮,也夠蘇丹政府喝一壺的了!
保加利亞海軍直接一分為二,布爾蒂亞率領旗艦索非亞號,和兩條巡洋艦(布拉格號、斯洛克號)、三艘驅逐艦(斯利夫號、愛迪爾號、利特號)和四艘魚雷艇一起行動;
剩下的兩艘袖珍版戰列艦(和諧號、斯利文號)和一艘裝甲巡洋艦(君士坦丁堡號)連同其它的兩艘驅逐艦(克萊姆號、斯馬木芬號)、六艘魚雷艇一起行動!
按照這個分配,任何一方遇到了奧斯曼帝國海軍主力,都可以將敵人擊潰。哦,欺負奧斯曼人海軍的船老,火力弱!
由于無畏艦的火力強悍,可以給登陸部隊更加強大的火力掩護,因此看住奧斯曼海軍的任務就落在了第二分艦隊的頭上。
哦,這也不無誘使奧斯曼海軍出來決戰的意思,畢竟無畏艦都掉開了,第二分艦隊的主力也就是兩條岸防戰列艦,加上一條裝甲巡洋艦。
驅逐艦什么的,還是不能用在海軍主力決戰中的!不對,如果是對付三四十年前的鐵甲艦,還是可以試試的!
分兵后,第二艦隊首先就封鎖了萊斯沃斯島,盯住了卡拉布倫港,堵住了伊茲密爾,第一艦隊繼續掩護陸軍奪島作戰。
現在選擇權再次回道了艾哈邁德帕夏手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