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是倫敦條約正式執行的一年,按照條約規定,這一年全世界都爆發了一股裁軍潮,保加利亞也不例外,海軍直接被砍掉了六層的噸位。
海軍上下都在動蕩不安,就連已經退休的海軍元帥彼得羅夫,都被驚動了,不過沒有任何用處。
條約已經簽訂了,該裁軍的還是要裁,海軍部能夠決定的僅僅只是保留那些軍艦,裁撤多少部隊。
海軍不同于陸軍,只要人手一支步槍就可以保持編制,沒有了足夠的軍艦,人員規模肯定要大幅度的壓縮。
不裁減編制都不行,因為1923年的國防預算中,海軍的軍費已經被砍掉了五層,成為了保加利亞陸海空三軍中,軍費最低的軍種。
這一年軍費開支,成功的被壓制在了財政預算的百分之二十三點七,陸海空三軍的軍費分配比例也變成了6:2:3。
沒辦法,誰叫現在是海軍假日呢?全世界各國都在裁軍,保加利亞自然也要跟著裁軍了。
軍費所占財政收入的比例大幅度的下降,但是總的軍費總量并沒下降。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軍費所占的支出比例自然就下降了。
1918年,保加利亞的財政收入是52億列弗;但是到了1923年,財政部給出的預算卻是92億列弗,平均下來年財政增速12。
這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一方面是保加利亞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另一方面是政府出售了大量的國有企業,擺脫了拖后腿的包袱。
除了涉及到國際民生的國有企業外,其它不能夠贏利,或者是利潤不高的產業,都被政府陸續給處理掉了。
光這一項,每年都要少虧損幾個億,并且隨著這些企業的國營轉私營,還帶來了大量的稅收,促進了財政收入的上漲。
國企改制,還會繼續進行深化,斐迪南已經決定廢掉國企的免稅特權,除非是免稅的行業,否則國有企業也必須要正常向政府繳納稅收。
對于這些搞垮企業的官員,廉政公署都必須要全面排查一遍,沒有問題也就罷了,收拾鋪蓋卷回家就行了。
一旦發生問題自然是嚴懲不貸,那怕是前任、前前任,不管身居何職都別想跑掉。
考慮到資金來源的復雜性,對于蛀蟲,廉政公署從來都懶得區分合法所得和非法所得的區別,主要是沒有辦法區分,只要有違法所得,自然是全部沒收了。
斐迪南甚至聽說過,有倒霉蛋剛剛進入了政府工作,貪污了幾百列弗,直接被沒收了全部家產的。
當然到了現在,也沒有當年那么狠了,除了造反、叛國外,其他的罪名,政府已經不搞株連了。
家屬的財產,只能能夠證明是其合法所得,就不會被一股腦給沒收了,比起前些年要好了很多。
好吧,斐迪南承認,那是當年政府太窮了,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大家沒辦法才搞出來的。
現在日子好過了,大家也開始注意吃相了,只是當事人的財產全額沒收,親屬接受了當事人的財物要加倍償還。
政府打擊貪腐的決心,依然不容動搖!
國際上最大的新聞,無疑是意大利政府直接宣布破產了,德國人也以馬克貶值為由,要求暫緩支付1924年的現金賠款。
不得不說德國人這次選了一個好時候,意大利政府非常光棍的宣布破產,令協約國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
英國人所謂的軍管意大利,也不過是拿來嚇人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讓意大利人老老實實的支付戰爭賠款。
法國人到是對軍管意大利有非常濃厚的興趣,但是約翰牛不答應啊?
這個時候軍管意大利,不是讓法國吞并意大利么?
斐迪南也非常的配合的表示出了興趣,在法國出兵之后,保加利亞也應英國財團的要求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