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了一下語言然后說道
眾人的臉色很難看,雖然沒有明說,實際上這也是在說他們太廢物了,一個簡單的戰略都制定不出來。
天地良心,他們都是純粹的政客啊,摸過槍就算是知兵了。用兵打仗神馬的,他們都是優先從政治上考慮的。
從政治上來說,他們剛開始平叛的時候,這些島嶼都只是部分地區叛亂,當然要同時剿滅了。
否則剿滅了這個島嶼上的叛亂,又讓那個島嶼完全淪陷了,不是白廢功夫?
現在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基本上都淪陷了,他們也不用在乎政治影響了,反正都不會比現在的局面更糟糕。
不過大家都是老油條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只要能夠剿滅叛亂,解決眼下這個大麻煩,愛咋說咋說吧!
“那么就這么辦吧,財政部盡快籌集一筆款子出來,我們要先將后勤物資準備好,不要到了最后因為物資不到位,拖延了平叛進程!”daan面不改色的說道
……
倫敦
斯坦利·鮑德溫首相都快要被氣瘋了,英國陸軍的表現,已經將大英帝國的臉丟到了褲衩中。
和歷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軍在東南亞的表現差不多,被倫敦媒體戲稱為“聞敵而逃,觸敵即潰!”
這個說法,雖然夸張了點兒,但英國陸軍的表現確實不及格。在兵力相當,火力占優勢的情況下,居然打不贏叛軍?
即便是叛軍中混雜的有日本人,這也不應該是英國軍隊的正常表現!
國際媒體,都將英國陸軍和意大利陸軍劃上了等號,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刷新列強軍隊戰斗力的底線!
這些都是普通人看到的問題,真實原因很清楚,那就是英軍的適應力太差了,他們沒有能夠適應在東南亞,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中作戰。
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大量的非戰斗減員,很多英國官兵還沒有上戰場,就已經躺下了。
似乎這是一個輪回,歷史上也是丘吉爾將他們派過來送死的,這次也沒能例外。
這些問題,現在都不重要了。
斯坦利·鮑德溫首相現在最頭疼的就是該派誰去平叛,文官不用考慮了,就算他敢派,也要有人敢去才行?
英國陸軍中碩果僅存的幾位名將,他都親自登門拜訪了,結果毫無疑問,都被拒絕了。
鎮壓殖民地叛亂,顯然是一件苦差事,打贏了是應該的,打輸那就是你無能。
再加上英國內閣一貫執行的卸磨殺驢政策,沒有人愿意跳這個火坑,即便是他已經再三保證了,也沒有半點兒作用。
這些成名人物不愿意干,那就只能提拔新人了。英國軍隊不是無人可用,而是可以用的人太多了。
世界大戰這才結束不久呢?英國陸軍現在別的不多,就是將軍多,現役軍官中準將以上軍官超過了五百人。
不要覺得奇怪,現在全世界各國的將軍都很多。像英國陸軍好歹也動員了上百萬人,還有那幾百個殖民地師。
這些部隊中還有很多都是存在于計劃中,并沒有來得及上戰場,但是并不影響他們的軍官存在不是么?
一個師長,怎么也要是一個準將吧?戰場上晃悠一圈回來,那就成為了少將啦!
如果立下了戰功,那么副師長、參謀長也會成為少將,更高層次的軍官就不用說了,就算是下面的旅長、團長成為準將的也不在少數。
在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陸軍就誕生了兩千多個準將及以上的軍官,可謂是將軍滿地走。
這么多人員,誰的軍事能力更強,誰的軍事能力更差,這是斯坦利·鮑德溫能夠知道的么?
如果他知道的話,也就沒有這場大敗了,東南亞叛亂早就被撲滅了。
“首相閣下,我覺得阿奇博爾德·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