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布斯堡家族都還在,就算是想要去德國混,人家肯不肯讓他加入德國國籍都是一個問題!
現(xiàn)在德奧兩國的關系,比起德法兩國的關系,都好不了多少。
經過雙方堅持不懈的努力,現(xiàn)在奧地利人認為奧匈帝國的倒戈,是在報當年的普奧之仇。
他們認為奧匈帝國本來就沒有打算發(fā)動世界大戰(zhàn),保奧關系和俄奧關系的緩和就是一個證明,他們是被德國人硬拉著上了戰(zhàn)場的。
都幫德國人免費打了兩年仗,傷亡了數(shù)百萬人,早就對得起盟友關系了,最后時刻站在勝利者一邊,這是很自然的。
德國人就不這樣認為了,如果沒有奧匈帝國最后時刻的背叛,他們就不會輸?shù)哪敲磻K,當時協(xié)約國也是損失慘重,俄國更是爆發(fā)了內戰(zhàn),大家要是齊心協(xié)力,還是可以體面結束戰(zhàn)爭的!
正是這種立場上的不同,讓兩國關系一百都無法正常化。甚至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奧匈帝國還試圖兼并南德意志的部分地區(qū)。
在德國人看來,如果不是英國人的支持,還有保加利亞不想要奧匈帝國做大,南德意志都差點兒要姓奧了。
看了看世界地圖,斐迪南放下了懸著的心,不是他看不起德國人,而是這個時候,真的不適合他們表演。
這個時候的德國,就算是完成了統(tǒng)一,綜合國力也不過是歷史第三帝國的五六層,但是他們所面臨的敵人,卻是歷史上數(shù)倍。
意大利就更加不用說了,法國吞并了他們百分之十八的領土面積,英國吞并了他們的百分之九的領土面積,保加利亞還占了他們的百分之三的領土,歷史上他們本來還獲得了奧匈帝國的一塊領土,這個時期也沒有了。
從領土上來說,意大利王國至少損失了百分之三十五,從人口上來說他們至少損失了百分之四十,戰(zhàn)爭和饑餓也是要死人的。
工業(yè)可以不用看,英法就算是轉移工業(yè)產能,也不會傻乎乎的跑到意大利去發(fā)展重工業(yè),輕工業(yè)現(xiàn)在工廠一關門,就啥也沒有了。
綜合國力還不到歷史同期的一半,現(xiàn)在他們就算是想要做什么,也沒有那一份兒實力。
“陛下,德意兩國同時宣布了財政破產,英法的麻煩又來了!”梅捷夫興奮的說道
本來英法兩國的經濟就遭到了重創(chuàng),很多人還等著德意的賠款來下鍋呢?這個時候他們宣布賴賬了,這些人又該怎么辦?
名義上無論是俄羅斯帝國的債務,還是德意兩國的債權,都在英法兩國的銀行機構手中,實際上卻并非如此。
為了分攤風險,銀行機構早就準備好了債卷,兜售給了普通民眾。
正常年月還好,每年都可以從德意兩國的賠款中領取一部分錢,作為投資收益。
一旦碰上了賴賬,那就血本無歸了。尤其是經濟危機時機,很多人都失業(yè)了,就等著這筆錢來維持生活,這個時候什么都沒有了。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英法兩國玩起了壯士斷腕,將失業(yè)危機轉嫁給了德意兩國,他們還能拿什么去還債?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法國人在明年就可以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
法國人國內的工業(yè)產能已經很低了,以他們控制的殖民地和本土市場,基本上可以消化掉這部分產能。
英國人就麻煩大了,如果北美三國的資本家不進行割肉的話,他們工業(yè)產能依然會處于過剩裝態(tài),倫敦政府就要哭鼻子了。”斐迪南幸災樂禍的說道
面對經濟危機的時候,殖民地部隊就是最好的泄洪利器,可是殖民地的購買力不強啊?
長年累月的盤剝,就算是再富裕的地方,也有被榨干的一天!
歷史上沒有北美三國,約翰牛可以輕松的度過經濟危機,這個時候就不行了,工業(yè)產能至少比歷史同期增長了一倍多。
不坎一半下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