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練習了一天的樓近辰,再一次的開始授課,這一次他進來,講堂之中薛寶兒正等在那里。
樓近辰只是讓她練習,中間歇息時,又給她講解一些劍術理論。
又十多天之后,看她練習的已經純熟,于是他為她設計了一種舍身沖刺的劍式。
給她吊了一個小珠在前,讓她劍刺珠,而沖刺道路上吊著一個個的毛栗,毛栗沖撞之后會刺人,沖過去就會撞到,會讓人感到畏懼。
而樓近辰覺得,仗劍之術最主要的就是克服這種心里恐懼,因為如果實戰的話,人隨劍動,合身撲進去,是有著極大兇險的,是要克服巨大的心里壓力的。
這即是練習劍術,也是磨礪個人意志。
而他自己除了去藏書室里看書,便是自己練習,既有編織自己的真氣法念,又有御絲線去打結,每天花的時間比薛寶兒還多,在薛寶兒練習之時,他也在旁邊練習,一開始講堂里總會云霧繚繞,后來慢慢的這種氣象越來越淡。
已經有十多根的三尺左右的線被他結完了,他自己的氣也被他自己編織成一條條絲線。
樓近辰發現自己的氣越來越柔,越來越純粹,也越來越順,像是一團白云一樣,出現之時,滿室生光。
不過,薛寶兒一時之間并不能夠看出有多大的進步,畢竟仗劍術是需要時間打磨練習的,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
樓近辰像是一塊海綿一樣,吸收著各種知識,當然有時間,他也會去其他的講堂里聽課,發現這些講郞們無論本身修為如何,都有自己的獨特一面,或是講法生動活潑,讓人聽之如飲甘泉。
又有些講郞講法高屋建瓴,總是能夠帶人進入一種玄妙之境,再或者有些講郞,講法詞少言寡,但是卻善于演示,讓人一看就明白。
他不僅是去看了那些輔課,還去看了那些主課,對于所有修行道都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了。
同時他也明白,其實一些道脈之間會有一些聯系,彼此借鑒其中的優點,都在試圖將一些法術,融入到自己的修行之中去。
樓近辰發現在這里,不僅是學生們學習的地方,也是各位講郞們思想碰撞的地方。
他不在意別人的目光,常常去聽課之后,便也有人邀請他去參加一些小型的法會,這些法會是真的思想碰撞,是各種法術交融。
他發現自己行走江湖學得的那些東西,在這里都能夠有更高深、更精細的理論支撐。
劍術、言咒、靈符、御法,飛遁,隱身匿跡,替身、分身,毒詛、借法、陣法禁制等。
這些都是知識類法術,每一個流派修士都可以修習,都可以試圖融入他們自身流派的法術特點之中,最后自然會是各不相同,也就形成了彼此之間各自法術的特點。
其中,樓近辰便見一人一柄小銀劍,來來回回就一個刺,那速度之快,讓樓近辰都覺得驚訝,還看到有人可以御銀丸在木板上雕刻出一副牡丹花圖來,這種精細的控制,樓近辰覺得自己要做到都不容易。
其他的那些法術,種種皆奇,每一次的小法會上,都會有一個主題,而根據這個主題開辦這個小法會的人,會邀請相應的人,都是在這一類法術方面有心得者。
樓近辰聽說了之后,就總會去聽,一開始,大家不愿意,畢竟他一個煉氣道修士,若是煉氣方面的法會,他在場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其他非劍術類法會,就不喜歡他來,但是每一次他都帶上自己的劍術心得的小冊子前往。
初時,大家對于他的劍術心得并不是很在意,在看過之后,卻大為驚訝,其中有人說這劍術練習冊,微言大義,不見玄奧話語,卻質樸而真切,有著具體的修行步驟及方法,是一門極佳的劍術修煉手冊。
更有人認為只要根據這劍術手冊修行,可磨礪意志。
于是便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