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近辰緩緩的靠近。
在他的感知里,虛空里不時的有波動蕩過,那一波波的漣漪,在樓近辰看來,便是對方的意念波動。
如風一般的在吹動著。
樓近辰在每一次往前移動時,都非常的謹慎和小心,當波動到來之時,他便會停下來。
隱遁法就是讓人看不見身形,聽不到腳步,聞不到氣味。
這其中的看不到,聽不到,聞不到,并不是真正的那種看不見、聽不到、聞不到,而是會讓人看到了也會忽略。
就如一百只鴨子在那里,要你放進去一只,再挑出來,如果都差不多,那么你的目光看到了,也會自然的忽略,很難找到。
聽不到亦是如此,如果一個人的腳步融入到了其他的聲音之中,那么他的腳步就會被忽略,就成了你耳朵里聽到的雜音中的一絲一縷,難以分辨出來。
聞不到其身上的氣味,亦是如此。
當然,這也是有不同的層次。
在樓近辰看來無論高階的隱遁還是低階的隱遁,其理念都是一樣的,只是高階的隱遁,在他的想象之中,是能夠直接遁入光、氣之中,或者是一滴雨水,一片葉子里。
現在他當然還做不到這些,但是他卻可以融入五行之中。
神話傳說里什么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他不知道怎么做,但是至少現在可以融入五行。
五行無處不在,融入五行便是比之更高級的隱遁,但是與他心中設想的五行遁法又要低一些,這不過是剛入門的五行遁法。
他的鼻孔里有兩片揉碎的葉子塞在里面,嘴里也含了一片,腰間的腰帶上也插著幾枝折來的帶葉樹枝,手里更是捏了一根半人高的帶葉樹枝。
他利用木靈之氣和幻化之法,讓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一株小樹。
在那感知里像是漣漪一般波動的意念,從他的身上劃過,就像是水波蕩過水面上的浮萍。
樓近辰小心的往前走了一段路,倚在另一株小樹的旁邊,然后停了下來。
新月與星光之下,有一個人從林間的另一條路上轉了過來,正是剛剛在竹林之中反復巡查的那個巡夜人。
他名叫苑余,是秋蟬學宮的青年講郞,今年不過四十三歲罷了,已經是第四境的修為,他身上法袍上的金蟬的圖案,像是會變色一樣,明滅不定,有蟬鳴聲響起,一路的走來。
他的眼睛看著眼前的一切。
石塊鋪就的蜿蜒小路,大樹,小樹,花叢,草地,樹上的夜鳥。
除此之外,他并沒有看到任何的不和諧之處,而法袍上的蟬鳴聲中,反饋而來的也沒有什么不正常的。
他從樓近辰的身邊走過。
樓近辰的身形融于五行之中,不僅是身融五行之中,還有他從‘詭眼’那里得到的法術——遁藏于人的視線之外,可以讓人視而不見。
而最初學隱身術時,是通過天地元氣的堆疊將自身掩埋住,現在可不僅是如此,而是通過攝引五行中的木氣,再融入幻化之法,讓自己看起來是一株小樹,并且他是貼合著另一株小樹一起站在這里。
自他得了《御魔道經》之后,那種幻化出分身的法術還沒有修出來,但是讓自身幻化的能力卻強了不少。
他已經從幻化紙劍、紙人、合金劍再到其本人。
這棟屋子沒有圍墻,只有籬笆,里面也種了一些藥草。
樓近辰在慢慢的靠近了,他并沒有來到那有燈光的窗下,而是來到了另一邊無燈的陰暗之處,那里也有一扇門。
有門就得開門。
他現在還做不到讓自己的肉身,真正的幻化成氣一樣的,從小孔里鉆進去。
可以讓人看不到自己,可以讓人覺得自己是一株樹,但是他無法從門縫里鉆進去。
“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