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愛劍,在入千羅山之前學得的是劍術。一個養他帶大的老劍客所傳。
在拜入了千羅門后,又學千羅門的練氣法門——《千羅引靈訣》,是葉清雪代師傳授的。三年來,他雖然沒有學什么法術,卻從來沒有停止過練氣吐納。除此之外就是看書、養劍。看的是道書,養劍則是以靈氣溫養洗練劍身。他法力或許不如那些修行了十多年的人,但是精神意念越來越沉靜,比起他們來還有過之。
一陣風寒冷的夜風吹進來,將桌上的《浮游劍經》吹的快速的翻動,至第一頁時,風驟止,只見書帛上第一行寫道:“以畢生之力,專精于一術,必將凌絕于靡靡眾生之上。”字體雖然圓潤柔和,但是陳景卻感受到了一種絕然之態,那是一種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決斷與堅持。
這書并不厚,字數也不多,但卻字字珠璣,極其精練,只不過是十來頁,陳景看了三個月才看完。他不知道這《浮游劍經》是何人所著,而且這劍經中的祭劍之法,只是到劍罡就沒有了,但是在陳景看完之后,他只是想了想,便開始按照劍經上的方式以靈息洗練劍身,三年過去了,只差最后一步血祭通靈。
陳景不知道孫玄同修練了什么法術,但是卻知道他在這千羅山中已經十來年了,若是萬一與他爭斗,并沒有把握能勝過他。
他拿起桌上的那本《浮游劍經》,心道:“還有三個月,那我先祭劍通靈,練成這御劍術,無論成與不成,兩月后都離開。”
若是練成了,他的實力將會驟然提升,相對于修行了法術的人來,此時的他如果不近他們的身,是根本就無法威脅到他們的,可若是練成了御劍術就不一樣了。
此時天地間,真正得長生的并沒有,但是修行門派卻極多,各種法術層出不窮,比起上古時期那些大道成時神通自現的人來,現在天地間各門各派所修的法術雖然弱了許多,但卻更細分精微了,大多法術并不要多高的法力就能使出來,所以現在世間修士之間的爭斗憑的是精妙法術。
陳景沒有修行辟谷法,所以他仍需要吃五谷雜糧。
藏經閣中并無人來打擾,一日三餐都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童來送飯,小童子名叫顯真,是上任門主道沖真人的童子。自從道沖真人坐化后,他就開始在廚房里干活。
他雖然送飯三年,卻很少說話,來了就走,給人一種膽小怯弱的感覺。
突然有一天,他發現陳景的臉色似乎有些蒼白,缺了一種健康的血色,并且越來越重,忍不住疑惑的問道:“師兄,看你臉色這么差,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陳景睜開眼睛,笑道:“師兄是在修練法術,不是身體不舒服。”
顯真眨了眨眼睛,過了一會兒,一手撓著頭,一邊說道:“我聽師父說修行的人修行越久越是神光內斂,全身精血都練化,能由自己掌控,看師兄臉色蒼白,莫不是練法術不得法,出了差錯。”
陳景看著他純靜的眼睛,不禁笑道:“不是出了差錯,沒事的,過段時間就好了。”
顯真聽陳景解釋,“哦”了一聲之后便不再說話,收起碗筷便要離開,陳景突然說道:“門里下山的人都回來了嗎?”
“還沒有呢,應該要過一兩個月才都會回來,往年都是這樣的。”小童認真的說著,陳景又讓他以后多送點飯菜來,他應了一聲后便離去了。
陳景臉色蒼白不是練法術出了問題,而是因為失血過多。想要練成這御劍術,首先得人與劍相通,那是一種意念上的感應,《浮游劍經》中將之稱為通靈。
只有劍通靈之后,才能練成御劍術。
御劍術算是所有法術之中最難練成的,單這通靈一關就將許多練劍之人阻之門外,若是劍不通靈,練成的并不是御劍術,而是驅物之法。
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