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舉一事塵埃落定,紫金山巔再一次恢復了寧靜。
但群臣周遭的氣氛,并沒能有所和緩,反而還隨著沉悶的靜謐,而愈發肅殺起來。
李飲冰,汪廣洋,神情緊張的盯著季秋,如臨大敵。
武舉一事,只是插曲。
所有人都清楚,季秋接下來,必定會對著海貿亮劍!
這才是真正你死我活的斗爭!
已經見識過“劉伯溫手腕”的汪廣洋,不敢再小瞧平日懶散的季秋。
他已經決定,不再韜光養晦。
接下來,只要季秋試圖插手海貿,那么就由他這個未來的忠勤伯,中書省右丞相,來親自對上季秋!
東南官員戰戰兢兢,嚴陣以待。
反觀季秋,雖是孤身立于人前,卻好似攜帶著千軍萬馬,壓迫的汪廣洋等人幾乎喘不過氣!
漫長的對峙過后,朱元璋平靜開口,終于打破了沉默。
“咱的安南伯。”
“可還有事要說?”
來了!要來了!
汪廣洋頓時心懸到了嗓子眼,略顯不安的盯著季秋,腦中更是飛速運轉,思考著季秋會如何出招。
“臣的確還有事上奏。”
點了點頭,季秋上前一步,忽的指向陳友定,朗聲道。
“臣以為,左都御史所提,由朝廷總掌海貿一事,確有不妥。”
季秋的語氣平淡,仿佛理所應當。
可在場的所有人聽了這話,卻是如遭雷擊,頓時傻眼!
朱元璋懵了,劉伯溫懵了,陳友定更懵了!
汪廣洋,李飲冰之流,腦門上更是寫滿了大大的問號,不敢置信的掏了掏耳朵。
劇本不對啊?
難不成...季秋這小子,原來是友軍?
陳友定更是一臉懵逼,心說在船上的時候你小子也沒跟我說過,還有這么一茬啊?
不等眾人反應過來,一直正兒八經的季秋,臉上再一次出現了賊兮兮的笑容。
“臣以為,新朝創業艱難,百戰方才功成。”
“又有北元虎視眈眈,對于海事,新朝亦是毫無積累,著實不應當大包大攬,以求速成。”
汪廣洋捋了捋胡須,點點頭,臉上滿是對于季秋這番話的認可!
安南伯所言...
實在是太特么有道理了!
片刻后,汪廣洋又看向劉伯溫。
后者已經從懵逼中回過神來,平靜的看著季秋表演。
這副做派,落到汪廣洋眼中,就成了劉伯溫“一切盡在掌握中”的表現。
果然啊,青田公!
原來這都是你的算計嗎?
提出海貿一事,只是為了讓我等不要反對武舉,觸怒吳王?
大家同屬東南,沾親帶故,都在一個鍋里撈飯吃。
您老雖不愿意插手朝中之事,可只要開口,我等還能不給你面子不成?
何必呢!
汪廣洋連連搖頭,心中已然有了計較。
而他那一直緊繃的心情,也隨之松懈了不少。
季秋注意到了汪廣洋忽然放松的表情,眼中忽然掠過一抹憐憫的目光,繼續開口道。
“但萬里碧波,亦是我大明疆土,確實應當拿個章程出來。”
嗯?
汪廣洋眉毛一挑,忽然感覺情況有些不對!
也正是此時,季秋的稱呼一下子就變了!
“干爹啊!俺聽說,浙東沿海,倭患特別猖獗!”
“甚至在海貿終點,西域附近,也有眾多當地的海匪劫掠!”
“海貿本就不測,頗多天險,如今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