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騎士的誓言可不是隨便訂立的,需要在騎士團的教導者面前,舉行特殊的立誓儀式,才能夠立下榮耀誓言。
當誓言完成,根據誓言在立誓者心中執念的大小,榮耀騎士會獲得初火網絡中反饋而來的力量,這種力量會強化騎士,讓他們步入超凡的領悟。
所以這個誓言可不是隨便立的,如果立個無足輕重的小誓言,那么完成了誓言也不會反饋到什么力量。
最早的誓言騎士,一生只會訂立一個大誓言,在無限向誓言努力的過程中,他們像是苦行僧一樣磨礪自己,很多誓言騎士還沒有完成誓言,就自己突破成為了超凡強者。
但到了后來,各大職業發展,魔力潮汐漸漸褪去,晉升超凡之路越來越難走,加上諸神對初火網絡的占據越來越嚴密,誓言騎士獲得的初火力量反饋越來越少,誓言騎士開始改革,在大領主圣博倫的改革下,形成了大誓言加七小誓的體系。
在榮耀誓言的見證下,這些榮耀誓言騎士會立下一個大誓言,七個小誓言,當然這些小誓言也是相對于立誓者很難完成的誓言,完成一部分小誓言就會獲得一部分反饋,不像之前的誓言騎士,一輩子都找不到完成誓言的機會。
七個小誓言也是圍繞大誓言訂立的,在完成小誓言的過程中,也是完成大誓言的過程。
這一改革讓原本只是地方勢力的榮耀誓言騎士團迅速崛起,成為了瓦倫王國的三大騎士圖之一,榮耀誓言騎士團也提出了“榮耀即吾命”的口號,更名為榮耀之手騎士團,立誓“為榮耀而戰,為領主盡忠”,發誓效忠騎士團的領主,也就是瓦倫王國的國王。
三大騎士團雖然都是國王的直屬力量,但也各有自己的立場,榮耀之手騎士團曾經是堅定的保皇派,無條件效忠國王陛下,因為誓言是他們強大的基石,而效忠國王就是完成誓言的過程,歷代瓦倫王也是很信任榮耀之手騎士團,每一任大團長都是國王的近衛總管,負責國王的貼身安全。
懲戒之手騎士團是“律法與懲戒之神奧爾夫安”的護教騎士團,這位神祗的領域是律法和懲戒,所以懲戒之手騎士團一般擔任王國的法官和審判官,他們的理念是“王在法下”,追求依法治國,和瓦倫王室貌合神離,只是在形式上維持領主和騎士的關系,但礙于王室和騎士團的法律契約,在大部分時候承接之手還是會給王室留些面子。
戰爭之手騎士團是戰神的信徒,在雅楠大陸上,還沒有一位超凡者能夠占據戰爭這個神職,博學者認為,戰爭神職太過龐大,涉及的神力節點也太多,普通的神靈無法占據這么強大的力量,雖然有幾位神祗占據了“戰斗,謀略”等神職,但戰神的位置一直空懸。
所以戰神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化神靈,祂不會礙于信徒神術,卻能夠給人以勇氣,戰神圣堂雖然沒有使用神術的力量,卻是幾大物理職業的職責組織,還擁有一系列騎士團組織,也是大陸首屈一指的龐大組織。
戰神的信徒一般都是各地領主貴族,這500年來,瓦倫王室和各地貴族的關系越來越緊張,戰爭之手騎士團自然和名義上的領主——瓦倫國王關系不好,他們經常給王室拖后腿,是地方貴族和王室爭權奪利的打手和工具。
三大騎士團各有立場,維持著瓦倫王國的脆弱平衡,但是亡靈王子奧德斯的背叛,他弒殺了老國王,在王城制造瘟疫轉化亡靈,完全背叛了生靈。
可是當時榮耀之手騎士團的大誓言依然是效忠瓦倫的國王,奧德斯王子是老國王唯一的近支子嗣,老王國也沒有下達過罷黜奧德斯繼承人資格的文書,也就是說奧德斯王子在名義上已經是瓦倫的國王了。
讓視榮耀如生命的榮耀之手騎士團效忠一個傷心病狂的死靈王子,效忠一個制造了無數瘟疫和災難的黑暗生物,榮耀之手騎士的成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