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以為可以廣修佛堂,讓普渡寺和各地的佛寺出人出力,為我大藍朝培養更多的人才!”
太子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
他話音剛落,就有一位大臣從隊列中站了出來,朗聲道:
“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
太子回頭看了對方一眼,臉上并沒有什么表情。
站出來反對他的是一位內閣大臣:
“各地已經有講武堂在負責人才培養之事,多添加佛堂豈不是多此一舉,白白耗費人力物力?
況且我朝一直以來都尊揚道學,若是突然開始弘揚佛法,如此改弦易轍,必然會恩怨叢生,徒增內耗!”
太子聽完對方的話,并沒有急著開口反駁。
他身為東宮之主,在朝堂內自然有的是人替他出聲。
“陛下。”
又一名大臣從隊列中走出,同樣是一位內閣大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內皆是臣子。臣以為,佛學也好,道學也好,無論持何種學說,只要有心報國,都該給予其公平的機會。”
“既如此。”
首先站出來的那位內閣大臣轉身看向自己的同僚:
“不如讓普渡寺和各地寺廟直接派人進入各地的講武堂,充當講師,豈不也是在為國效力?”
“荒謬!便是民間工廠雇人做事也要給足工錢,豈有讓人白白出力的道理?”
“講武堂又不是不給講師工錢,各種待遇都可以從優,怎么能算白白出力?”
“你……”
兩位內閣大臣直接爭執了起來。
不等兩人爭出一個結果,又陸續有更多的內閣大臣加入了這場爭執中。
李飛第一次參加這種朝會,原本以為會是非常嚴肅的場合,哪怕有爭執,也是大家引經據典,有禮有節地進行爭論。
卻沒想到這國家最高層面的會議,看起來和菜市場吵架也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他看了一眼太子,發現對方一臉鎮定,絲毫不慌。
看起來非常有把握的樣子。
“好了。”
丹陛之上的皇帝輕聲說道。
他的聲音不大,卻能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李飛沒有感覺到勁力的波動,也沒有感覺到術法波動,不由得嘖嘖稱奇。
大殿內迅速安靜下來,所有出列的大臣都躬身行禮,看向皇帝。
“首輔以為如何?”
皇帝轉頭看向文臣隊列中最前面的那位。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大殿內除了皇帝陛下是坐著的,還擺放了三張座椅,有三個人同樣是坐著的。
文武大臣分兩列站立,左文右武。
左邊隊列的最前面擺放著兩張椅子,右邊隊列的最前面擺放著一張椅子。
這三張椅子上坐著的人分別是:
當朝首輔——葉擇安。
當朝國師——云恕。
軍機大元帥——聞人正。
滿朝文武,唯有這三人有資格在朝會的時候坐著,其余人包括太子在內,都只能站著。
葉擇安不緊不慢地從座椅上起身,他沒有轉身,所以李飛沒能看到這位一手締造‘明新變法’的傳奇人物長什么模樣,只能聽到對方的聲音:
“臣以為應該先問問佛家愿不愿意替國效力,再問問他們能為國家做些什么。”
聽到這話,在場不少大臣都相互對視,看出了一些端倪。
“好。”
皇帝這才將目光看向明棄:
“明棄,普渡寺是佛家圣地,世間百萬僧眾皆以普渡寺為首,你是普渡寺的佛子,你來告訴朕,佛家可愿為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