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時分,看著建明帝嘴角那抹極力掩藏卻依舊得意的笑,英國公便怒從心起,恨不得也告病在家。
今日早朝,人來的頗齊。
就連告病許久的宋老尚書也來了,還對著英國公露出了一抹極其友善的笑,看得英國公恨不得上前抽他兩個嘴巴子。
建明帝這時重重嘆了一聲。
眾臣忙收斂了心神。
“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御史臺左都御史何在?”
建明帝一聲令下,三個被提名的人忙走了出來,垂首待命。
建明帝單手撐額,面露苦色,搖頭嘆息道“朕教子無方,先是六皇子七皇子火燒翰林院,而后竟是又出現了五皇子火燒國子監一事,朕有愧于天下啊!”
建明帝此言一出,朝堂嘩然。
朝中重臣已經聽聞此事,但更多的官員只聽說國子監走水,還不知道是五皇子做的。
英國公皺起了眉,事情尚未查清,陛下就這般迫不及待的要給五皇子定罪了嗎?
可建明帝卻不給英國公說話的機會,只看著下面垂首站著的三人道“此案重大,朕便將此事交由你們三司審理,朕相信你們一定會給朕一個滿意的交代。”
語落之后,他掃了一眼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這件事刑部和大理寺已有經驗,相信并不難查吧?”
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齊齊起了打了一個寒顫,忙躬身應是。
他們自然明白建明帝的意思,之前是如何判決翰林院一案,這次就要如何判決國子監一案。
若兩判不符,頭上的這頂烏紗保不住不說,這條小命怕是也要交代。
英國公終是沉不住氣了,開口道“陛下,臣……”
“英國公!”宋老尚書開口打斷了英國公,面對英國公的冷臉,他依舊笑得憨厚友善,更是苦口婆心的勸道“英國公,此時涉及了五殿下,而你又是貴妃娘娘的父親,這件事你還是避嫌的好,免得被人誤會你以權壓人,以公徇私。
你看看我,關于翰林院一事,我一個字都沒問過。
刑部和大理寺怎么判的,我就怎么認的。
這年輕人難免犯錯,重要的是承擔錯誤的勇氣和責任,英國公還是別摻和這件事了。”
宋老尚書說的義正言辭,看著他那滿臉肥肉,英國公便恨不得踹他兩腳解氣。
建明帝欣慰一笑,由衷贊道“宋老尚書能有此覺悟,朕心甚慰啊。
眾愛卿應都以宋老尚書為榜,若是能人人如此,我大梁朝堂何愁不清!”
眾人忙垂首應聲,一番話下來生生將英國公要說的話壓了回去。
英國公狠狠咬牙,宋丞這老匹夫,早晚要弄死他!
傅凜垂首站在一旁,臉上全然沒有應有的得意,甚至眸中還藏著揮之不去的恐懼。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昨晚的事情,這一切本來都是他的計劃,可結果卻是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這場大火本應燒在寶瑤宮,可現在卻變成了國子監。
即便如他所愿傅決被關進了宗人府,可他卻是一點高興不起來。
他的內侍直到現在還不見蹤影,想來定是已被人滅口。
難道是被暗龍衛發現了?
傅凜隨即便否認了自己的猜測。
暗龍衛只忠心于皇帝一人,不涉黨爭。
若是被暗龍衛發現,一定會將他們全都押送到父皇面前,絕不會做出將傅決扔到國子監的事。
看此人做為應與傅決不合,可若是如此,任由火勢在寶瑤宮蔓延,對傅決而言豈不是更重的打擊?
為何偏偏要冒著風險將傅決移到國子監,難道還能是為了保住寶瑤宮嗎?
傅凜被自己的這個猜